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詩律 第四、五、六节
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盍{外加勹}葉垂鬢脣。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峯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鑾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路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三)換韻

    律詩是一韻到底的。古體詩固然可以一韻到底[71],但也可以換韻,而且可以換幾次韻。換韻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每兩句一換韻,四句一換韻,六句一換韻,也可以多到十幾句纔換韻,;可以連用兩個平聲韻,連用兩個仄聲韻,也可以平仄韻交替。現在舉幾個例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牆走,老婦出門看[72]。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致,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村”,元韻;“人”,真韻;“看”,寒韻。真元寒通韻。“怒”、“戍”,遇韻;“苦”,麌韻。麌遇上去通韻。“至”,寘韻;“死”、“矣”,紙韻。紙寘上去通韻。“人”,真韻;“孫”,元韻;“裙”,文韻;真文元通韻。“衰”、“炊”,支韻;“歸”,微韻。支微通韻。“絕”、“咽”、“別”,屑韻。)

    白雪歌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折”、“雪”,屑韻。“來”、“開”,灰韻。“幕”、“薄”、“著”,藥韻。“冰”、“凝”,蒸韻。“客”,陌韻;“笛”,錫韻。陌錫通韻。“門”、“翻”,元韻。“去”、“處”,御韻。“路”,遇韻。御遇通韻。)

    注意:換韻的第一句,一般總是押韻的。近體詩首句往往押韻,古體詩在這一點可能是受了近體詩的影響。

    (四)古體詩的平仄

    古體詩的平仄並沒有任何規定。既然唐代以前的詩在平仄上沒有明確的規則,那麽,唐宋以後所謂古風在平仄上也應該完全是自由的。但是,有些詩人在寫古體詩的時候,著意避免律句,於是無形中造成一種風氣,要讓古體詩盡可能和律詩的形式區別開來,區別得越明顯越好,以為這樣纔顯得風格高古。具體的做法是盡可能多用拗句,不但用律詩所容許的那一兩種拗句,而且用一切可能的拗句。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看拗句:

    (1)從三字尾看,常見的拗句有下列的四種三字尾:

    (a)平平平。這種句式叫做三平調,是古體詩中最明顯的特點。

    (b)平仄平。

    (c)仄仄仄。

    (d)仄平仄。

    (2)從全句的平仄看,拗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是相因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如果是七字句,還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

    試拿岑參《白雪歌》開始的八句來看,合乎第一種情況的有三句,即“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狐裘不暖錦衾薄”,合乎第二種情況(同時也合乎第一種情況)的有五句,即“北風捲地白草折”,“千樹萬樹梨花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诗词格律概要简介 >诗词格律概要目录 > 第二章詩律 第四、五、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