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章 禅的影响(上)
    13.1关于影响

    禅是佛家一个宗派的人生之道。它属于佛家,因而修持的目的相同,至少是基本上相同。小异是达到目的的办法。这有客观原因,是为了能存在,能延续,不得不中土化,不得不向世俗靠近。化,近,产生异。有人特别看重异,于是也就特别看重变,说禅的骨子里已经是道家,甚至以不守清规的僧人为证,说其末流成为纵欲主义。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一切人间事都要变。变有大小:大,改动基本;小,不改动基本。在这两类变中,禅的变是小的,是修正,不是背叛。即如与道家的关系,禅吸收道家无为、任自然等成分,是因为两家有相通之处,这是取其所需,不是尽弃其所学而学。因此,纵使吸收,大别还是照旧保持着,这大别是:道是基于“任”之,禅是基于“舍”之。舍,是因为认定人生是苦,想灭苦,就不能不视情欲为蛇蝎,世间为苦海。自然,这是就根本思想说;至于表现于外,那就可以五花八门。但性质还会有分别,以自由无碍为例,同样的行为,甲没有动情,是禅;乙动了情,是败道。禅要求的是不动情的心境湛然,所以还是佛家一路。这禅的一路,由隋唐之际算起,经过唐宋的兴盛,元明清的风韵犹存,一千几百年,在文化的领域里活动,势力相当大,这有如风过树摇,自然不能不产生影响。

    最明显的影响是各地有许多禅林,有不少人出了家,到那里去真参禅或假参禅。这是禅门之内的事。本章所谓影响是指禅门之外,譬如城门失火,城门不算,只算被殃及的池鱼。

    文化是非常复杂的事物,现象难于理出头绪,讲因果就更难。禅,作为一种人生之道,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关系,绝大多数是思想方面的,想条分缕析,说丁是丁,卯是卯,太难了。难而勉强求索,有时就难免臆测,因而会错。为了避免牵强附会,只好取其大而舍其小,取其著而舍其微。

    思想的影响,有如水洒在土地上,四散,浸湿邻近的土。

    能浸湿是水之性,邻近的土受影响不受影响,可以用是否浸湿来检验。同理,其他事物是否受了禅的影响,也要用是否吸收了禅之性来检验。禅之性是什么?人人可以意会,可是想明确而具体地说清楚却不容易。勉强说,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认识”方面,是:世间尘嚣可厌,应舍;自性清净,见性即可顿悟,即证涅槃。二是“实行”方面,即如何立身处世,是:悟后一切随缘(近于万物静观皆自得),自由无碍,并可化逆为顺(视不可欲为无所谓)。三是“受用”方面,是:心境湛然,不为境移,不为物扰,无烦恼。四是“表现”方面,是:因为深入观照,体会妙境,无执着,所以言行可以超常,有意外意,味外味。总说一句,是有世外气,有微妙意。

    以这样的禅之性为标准,来检验它的影响所及,像是问题不大了。其实不然。其中一个很难解决,是池鱼方面,表现像是与禅为一路,但究竟是否即来于禅,有时也很难说。难说,一个稳妥的办法是少说,就是上面说过的,要取大舍小,取著舍微。此外还有范围问题。我一直认为,禅的影响面远没有净土大,因为悟要有比较多的知识资本。这是说,难于扩大到士大夫以外。就是士大夫,绝大多数热而冷不起来,恐怕也是相识并不相亲。不过,情况也可以由另一面看,即所谓耳濡目染,没有多少知识资本的,也未尝不可以受些影响,如琴操是地位卑下的歌妓,传说与苏东坡参禅顿悟就出了家。

    此外还有程度问题。程度深的可以是真正逃禅,浅的就不过是官场失意之后,作两首淡泊的诗,表示富贵于我如浮云罢了。这类问题,也只能用取大舍小、取著舍微的原则来处理。

    这样的一些问题撇开之后,为了头绪清楚些,想把影响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方面的,另一类是生活方面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禅外说禅简介 >禅外说禅目录 > 第13章 禅的影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