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章 可无的赘疣
随缘且遣日。

    今年记却来年事,来年记著今朝日。”至四年,月日无爽前记,上堂辞众,仍说偈曰:“白银世界金色身,情与非情共一真,明暗尽时俱不照,日轮午后示全身。”言讫,安坐而逝。(同上书卷十一)

    (4)五祖法演禅师——(宋徽宗)崇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上堂辞众,曰:“赵州和尚有末后句,你作么生会?试出来道看。若会得去,不妨自在快活。如或未然,这好事作么说?”良久,曰:“说即说了,也只是诸人不知。要会么?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珍重。”时山门有土木之役,躬往督之,且曰:“汝等勉力,吾不复来矣。”归丈室,净发澡身,迄旦,吉祥而化。(同上书卷十九)

    自知死期,(2)是早到半年以前,(3)是早到一年以前,这不只离奇,而且近于违理,因为,如果能有这样的神力,为什么不另辟一天地(如涅槃、净土之类),真了所谓生死大事呢?佛家,或说一切宗教,总是惯于站在地上说天上事,这使教外人不能不感到:耳闻,天花乱坠,眼见,还是种瓜只能得瓜,种豆只能得豆,想象与实际合不拢,即使不说是可叹,也总是可怜了。

    12.3顺应世俗

    佛家以出世间为理想,看法和办法是以逆为顺。这逆顺也应该包括是非好坏的评价,具体说,是世俗以为荣的,最好弃之如敝屣,至少是视之如浮云。中土道家就颇有这种精神,如庄子是宁曳尾于途中;表现为隐士生活也经常是如此,如段干木避魏文侯,是越墙而走。佛门这样做的当然更多,如寒山、拾得,受到地方官的尊重,埋怨丰干饶舌之后,也是逃走。更甚者是逃入深山,与鸟兽同群。这都是理想与实际同一条路,做得对,表示想得也对。可是翻开禅宗典籍看看,所记的有些事,表现的评价观点,不像是佛家的,而像是世俗的。这是佛教中土化,不得不在某范围内向世间让步,可是过了头。其表现呢,也是各式各样,如也推崇忠孝就是重要的一种。同性质的还有一些,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2.3.1近权贵

    权贵的最上层是皇帝。皇帝,古往今来无数,说到为人,一言难尽。但有个共同点,是权大到一手可以遮天。有权而不滥用,不以霸道逞私念的,古今有几个人呢?这里只说与这里有关的,是他既与压迫苦难有不解之缘,又与荣华富贵有不解之缘,因此,站在佛家的立场,应该远远地躲开他;即使不能时时做到,处处做到,也应该外圆内方,时时记住,这是不得已,心里应该是厌恶的。可是禅宗典籍所记,有时不是这样。如:

    (1)荐福弘辩禅师——帝(唐宣宗)曰:“何为佛心?”对曰:“佛者西天之语,唐言觉,谓人有智慧觉照为佛心。

    心者佛之别名,有百千异号,体唯其一。无形状,非青黄赤白、男女等相,在天非天,在人非人,而现天现人,能男能女,非始非终,无生无灭,故号灵觉之性。如陛下日应万机,即是陛下佛心,假使千佛共传,而不念别有所得也。”……师是日辩对七刻,赐紫方袍,号圆智禅师。(《五灯会元》卷四)

    (2)育王怀琏禅师——皇祐中仁庙(宋仁宗)有诏,住净因禅院。召对化成殿,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后遣中使问曰:“才去竖拂,人立难当。”师即以颂回进曰:“有节非干竹,三星偃月宫。一人居日下,弗与众人同。”帝览大悦。又诏入对便殿,赐罗扇一把,题《元寂颂》于其上。与师问答诗颂,书以赐之,凡十有七篇。至和中乞归老山中,乃进颂曰:“六载皇都唱祖机,两曾金殿奉天戚。青山隐去欣何得,满箧唯将御颂归。”帝和颂不允,仍宣谕曰:“山即如如体也,将安归乎?再住京国,且兴佛法。”师再进颂谢曰:“中使宣传出禁围,再令臣住此禅扉。青山未许藏千拙,白发将何补万几。霄露恩辉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禅外说禅简介 >禅外说禅目录 > 第12章 可无的赘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