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3章 佛法通义
义是思量,阿赖耶的意义是藏。为什么在第六识(意)之外又添上两种?最简要的解释是:第六识是了别外来的,所以变灭无常;第七识是思量心内的,所以恒而不断;第八识是摄持诸法(万有,包括前七识)种子(能生诸法而自己恒存)的心,是生长一切的根。所谓万法唯识,就是主张,人人(还扩大到包括一切有情)都有这八种识,万法是这八种识所变现;尤其第八种识,万法都是从它蕴藏的种子中生出来的。这样,虽然佛教教义不能离开空,照唯识学的讲法,最后却要承认这第八识为有。显然,这个有与执外界万物为有的有不同,因为与外界万物比,它终归是不可见的,不可见,也就不会成为可欲,使心乱。

    3.4.7十二因缘

    说空说有,目的都是建立出世间法,得解脱。这还有更直接的理论,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十二支等,是对苦的人生的更加深入、更富于实用性的一种讲法,或对四圣谛中苦集二谛的另一种讲法。说它更加深入,更富于实用性,是因为讲苦的人生,它不停止于感知,而追到因果关系,求其所以然。目的很明显,是想找苦因,以便容易灭苦果。理论还是由感到生死事大而深思冥想来的。这感(感到老死等苦恼)是出发点。感到老死之苦,于是问:为什么会有“老死”?思索后得到解答,是因为有“生”(生命,生活)。再问再答,是因为有“有”(存在,包括各种行事和各种现象);有“取”(追求,执着,计较);有“爱”(因欲而求得、求避免);有“受”(感觉苦、乐、不苦不乐);有“触”(见、闻、嗅、尝、觉、知);有“六入”(或六处:眼、耳、鼻、舌、身、意);有“名色”(心理、物质);有“识”(认识、了别的功能);有“行”(意念和行为);有“无明”(混沌,迷惑,近于叔本华的盲目意志)。以上是“往观”,由果推因。也可以反过来,“还观”,由因推果,成为:因为有一“无明”,所以有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还有顺观和逆观的讲法:“顺观”是无明缘(致成之义)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逆观”是无明尽则行尽,行尽则识尽,识尽则名色尽,名色尽则六入尽,六入尽则触尽,触尽则受尽,受尽则爱尽,爱尽则取尽,取尽则有尽,有尽则生尽,生尽则老死尽。顺观偏于知,逆观偏于行;也可以说,知是行之因,行是知之果。用这种因果观讲人生,由我们现在看,主观成分未免太多。但这是就枝节说,至于总括的求因,我们似乎就不能不多闻阙疑,因为时至今日,我们还是不知道。

    同其他名相一样,十二因缘也有各种阐微的讲法。最常见的是三世的讲法,说一无明、二行是“过去”的两种“因”,即受生以前就有的因,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是“现在”的五种“果”,即受生以后才有的果;八爱、九取、十有是“现在”的三种“因”,即造业,十一生、十二老死是“未来”的两种“果”,即轮回。这样,由十二因缘所解释的人生就由现世延长到无尽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成为真正的苦海无边。情况过于严重。但办法却明确而简单(假定十二因缘的分析是对的),是砍断十二因缘的因果环。断坚实的环要用工具,这工具是修行。

    3.4.8戒定慧

    修行,总的精神是对佛法的信受奉行;办法,也是总的,是戒、定、慧,合称三学。《翻译名义集》解释说:“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三者相辅相成,是通往证涅槃、得解脱的路。以下依次说一说。

    (一)戒。这是大藏三分之一的律藏所讲,当然很复杂。

    复杂,是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禅外说禅简介 >禅外说禅目录 > 第03章 佛法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