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用白话的原因
    13.1指文言定形以后

    文字起初是记录有声语言的,形状和声音应该是一致的。如果问为什么要这样,可以答,文字的性质就是这样。这样的书面语言,性质是白话,却不必称为白话,因为如前所述,那时还没有出现离开口语的文言,写的人不会想到它是白话,后代人也就不必称它为白话。文言渐渐离开口语,定了形,并且成为通用的书面语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白话,至少在唐朝以前,成为不常见的异类,出现,就会引人注意,有的人甚至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写?原因有多种,下面谈几种主要的。

    13.1.1来自民间

    在我们的文献库存里,有不少作品(或只是零星的资料)来自民间。民间的人大多不熟悉文言,也没有那么多雅兴去诌文,写了,幸而流传下来,就成为白话。比较显著的如:

    (1)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史记·淮南厉王传》引民歌)

    (2)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汉书·翟方进传》引童谣)

    (3)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汉书·货殖传》引谚语)

    (4)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汉书·刘玄传》引俚语)

    (5)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有所思》)

    (6)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折杨柳枝歌》)

    (7)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子夜歌》)

    例(1)到(4)是谣谚之类,例(5)到(7)是乐府诗,都是汉魏六朝的无名氏所作,可以算作早期的白话。

    由中古起,唐宋以来,来自民间的白话作品就更多了。最显著的有出于伎艺人的变文、话本之类,留待第十五章介绍。民歌之类也不少,如流行于唐朝的曲子词和流行于明清的各种俗曲都是。这类民间歌曲,性质同于乐府诗,都有曲调,押韵。如:

    (8)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王重民辑《敦煌曲子词集·望江南》)

    (9)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长城路,实难行,乳酪山下雪雾雾。吃酒则为隔饭病,愿身强健早还归。(同上书《捣练子》)

    (10)这几夜做一个不祥梦,请先生卜一卦问个吉凶。

    你看此卦那爻动,要看财气旺不旺,禄马动不动。仔细推详,仔细推详,切莫将人哄。(《劈破玉》,引自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十章)

    (11)前日瘦,今日瘦,看看越瘦。朝也睡,暮也睡,懒去梳头。说黄昏,怕黄昏,又是黄昏时候。待想又不该想,待丢时又怎好丢。把口问问心来也,又把心儿来问问口。(《挂枝儿》,出处同上)

    (12)人儿人儿今何在,花儿花儿为谁开,雁儿雁儿因何不把书来带。心儿心儿从今又把想思害,泪儿泪儿滚将下来。天吓天吓,无限的凄凉,教奴怎么耐。(《寄生草》,引自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十四章)

    (13)大雪纷纷迷了路,糊里糊涂。前怕狼来,后怕是虎,吓的我身上稣。往前走,尽都是些不平路,怎么插步。往后退,无有我的安身处,两眼发乌。你心里明白,俺心里糊涂,照你身上扑。既相好,就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文言和白话简介 >文言和白话目录 > 第十三章 用白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