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 典故探原
表难言之隐,抒难写之情。有些事牵涉到政治或权贵,触犯了会丧生、受难,有些事牵涉到礼俗或情面,触犯了会失礼、丢脸,都难于明说。但又想说,怎么办?用典是个好办法,至少是个可行的办法。这方面的情况过于复杂,可举的例子很多,这里只举两个突出的,各代表一个类型。一个是陶渊明的一首怪诗《述酒》,博雅如黄山谷,也说“其中多不可解”,到南宋汤汉才详细注出来,原来是为哀悼晋恭帝被刘裕杀害而作。试想,当时正是刘裕的天下,如果不大量用典而直说,那还不送了命吗?另一个是据传清初陈子龙嘲笑钱谦益的一首诗,题目是《题虎丘石上》,诗云:“入洛纷纷兴太浓,莼鲈此日又相逢。黑头早已羞江总,青史何曾用蔡邕。昔去幸宽沉白马,今归应愧卖卢龙。最怜攀折章台柳,憔悴西风问阿侬。”全诗八句都用典,一用《晋书·陆机传》(北上往洛阳求官),二用《晋书·张翰传》(辞官回江南),三用杜甫《晚行口号》“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意思是还故土时尚不很老),四用《后汉书·蔡邕传》(邕被王允投入狱,求修史不得),五用《新唐书·裴枢传》(枢被朱全忠遣人杀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六用《三国志·田畴传》(畴向曹操献计,兵出卢龙塞,攻入畴的乡土),七、八用唐人小说许尧佐《柳氏传》中韩翊(应作“翃”)与柳氏赠答诗(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以写钱谦益于明亡前后应死不死,投降清朝奔赴北京,不如意又回到江南,老了,多年想修史终于落了空,而在他离开家的时候,夫人柳如是却另有所欢种种事。像这样的内容,不用典写出来就太难堪了。

    四

    各种文言典籍用典多少,情况也相当复杂。可以分别从三个角度看。

    1.因时而不同。大体上说,时代靠前用典少,靠后用典多。所以这样,有客观的必然,有主观的必然。典籍是人作的,随着时间的延续,人时时在出生,典籍也时时在增加。虽然经过天灾人祸以及自然淘汰,典籍散失不少,但总是底子越来越厚,典故的库存越来越多。库存越来越多的结果自然是用典越来越多,这是客观的必然。还有主观的必然。举唐诗宋词为例,以盛唐的王维与晚唐的李商隐相比,以北宋的晏殊与南宋的吴文英相比,都是时代靠后的用典比较多。这是因为重翻老调难于出奇制胜,难于显示自己有才有学,于是就求深,求曲,求藻饰,这办法之一(也是主要的)就是多用典。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介于客观、主观之间,或说是兼有客观、主观的成分,是群起效尤,积重难返。这有如楚王好细腰,真美也罢,假美也罢,结果总是越勒腰越细。2.因人而不同。同时代的两个人,经历不同,学识不同,思想不同,因而文风可能有很大差别。文风的不同也表现在用典的多少上。如同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比杜牧用典多;同是明末清初的学者,钱谦益比顾亭林用典多。

    3.因文体而不同。文体,有大差别,如子书和史书,散文和诗词;有小差别,如史论和策论,古诗和律诗。花样太多,只能略举一隅。概括地说是偏于应酬的求藻丽的文体用典多,偏于经世的求平实的文体用典少。例如子、史与集部相比,前者用典少,后者用典多;骈文(如王勃《滕王阁序》)与散文(如韩愈《师说》)相比,前者用典多,后者用典少。(同一个人的作品也是这样,如宋应星《天工开物》,序是骈体,通篇用典;本文散体,几乎不用典。)同是散体,如苏东坡的文章,议论与书札相比,前者用典少,后者用典多。诗、词、曲相比,诗比词用典多,词比曲用典多。同是诗,律诗比古诗用典多;同是律诗,七律比五律用典多。此外,有些文章是游戏性的,也常常喜欢多用典,如马中锡《中山狼传》和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末尾的判词就是。

    时、人、文体三个条件复杂错综,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文言津逮简介 >文言津逮目录 > 四 典故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