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9、压力
    军事家蒋百里,他的名气在日本比在中国还大,日本人记得他的《国防论》和他的抗日战略理论。蒋百里曾留学日本,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时轻松夺得第一名,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把日本天皇佩剑取走了,他的同学荒木贞夫之流后来是打太平洋战争的日军主要将领。

    蒋百里在分析日本人时,首先就谈到了日本人的悲剧情结:日本人喜欢吃鱼,尤其喜欢吃活鲤鱼。日本人把鲤鱼比做武士,因为鲤鱼放在案板上,即使挨了刀子也不会动弹。日本民族切腹的传统估计与吃鲤鱼有关。日本人吃鱼要看着活活宰死才吃,觉得这样才有风味。所以,日本人有残忍性,还保留着岛国人吃人肉的遗传。

    蒋百里认为,日本人属于血气热腾的人种,不适合寒带生活。与同是英国的岛国相比,日本没有伦敦那样的雾,浓雾天气锻炼了英国人的体魄和眼光,而日本人不具备。与同在东亚的中国人相比,日本没有中国的黄河长江,黄河长江培育了中国人浩瀚的胸怀和悠远的风度,而这些日本人不具备。日本的自然环境明净艳丽,刺激这个血气旺盛的民族的眼睛,使他们时时关注外部世界,缺少了内省的能力,同时,因为外部世界缤纷复杂,又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无法从复杂的环境中找到重点。“短急清浅的水流,又诱导他们成了性急的、焦急的、容易陷入悲观的性格,地震、火山喷发,这些不可知的自然变动,也给日本人一种心理阴影。”蒋百里认为日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容易性急,也容易陷入悲观和浅薄。

    英国女作家拉梅曾写过一部小说《龙龙和忠狗》,故事的背景是在19世纪的比利时。有一天,一位修女造访了安特卫普镇的大教堂。这位修女仰望着鲁宾斯“圣母升天”画,回忆一下子坠入到20年前……少年龙龙和爷爷以帮人运送牛奶为生,生活过得相当清苦。一日,龙龙和爷爷在路上捡回了被五金行老板欺负得奄奄一息、弃置于路边的老犬阿忠。这样的缘分展开了龙龙与阿忠的患难情谊。紧接着,没有能力看病吃药的爷爷撒手归天了。屋漏偏逢连夜雨,村子此时居然又发生了大火,没想到村人居然认为龙龙是纵火犯,让悲伤又无助的龙龙根本无处遁逃。失去爷爷的龙龙,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大教堂,龙龙心想“我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

    这部小说于1872年发表。事实上发表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口碑不佳。原因就在于小说的悲惨结局不讨人喜欢。好莱坞曾经4次将此作品拍成电影,但每一次都把结尾替换掉,改成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然而,在全世界都不受欢迎的悲惨小说,却在日本取得了极大的反响。20世纪初期该小说被介绍进日本之后,屡屡重译重版,1975年拍成动画片,此后反而开始从日本出口到全世界。由于日本人的努力,《龙龙和忠狗》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名著。

    为什么这个故事唯独在日本受到如此的欢迎呢?这是一个非常难解的问题。日本人眼里,死亡有一种特别的美感。为了友情而遭受挫折,从而以死来明志,所以,这部小说完全符合日本人的价值观。一般来说,比较寒冷的地方,会有崇拜死亡的传统。北欧地区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但是,要把日本也算作寒带国家有些牵强,他们对于死亡的独特看法是如何形成的,还是很值得研究。

    美国作家多诺万·韦伯斯特曾在其作品《滇缅公路》中写道:“日本人全然不惧于他们个人的末日救赎——也极少有人形于颜色地害怕死亡。每一位日本帝国军队的战士都清楚:勋章和荣誉只会被授予为天皇陛下成功地赢得了战役胜利的人们,没有谁仅仅因为在战场上勇敢而受到奖励。每一个士兵都不过是整支军队当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他不作出最大的努力,那么他所在的小队、大队、联队甚至师团都将蒙受耻辱。他同样也很清楚,当他离家远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简介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目录 > 9、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