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群小相聚,奸人沃土
这个被注销东京户口遣送出境的家伙,到哪里去了呢?
高俅此时,上有官府判决出界流放的法令,下有百姓的人人喊打,他在东京是无处落脚了,只得去淮西,投靠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朗柳世权。你看,又是一个闲人,而且开着赌坊,有的是钱,并且,这次高俅有了教训,有了经验,不是帮闲柳大郎的儿子,而是帮闲柳大郎本人,所以,一举成功,一住三年。这柳世权的名字很有意思,它暗示的是,这是一个权宜的世界,一个苟且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有是非曲直、光明磊落的世界。所以,这是一个特别适合小人生存的世界。正是这个世界上讲原则的人太少,讲苟且讲权宜自保的人太多,才让高俅这样的小人步步为营,并且往往最终还一步升天。
中国的古代谚语里有害的有毒的所谓聪明太多,比如,有一句话叫:“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是多么孱头自私不负责任的处世格言?大家都照这样去做,岂不造成一个君子吃亏小人得志的世界?信奉这样格言的人,岂不自己首先就已经成了小人?而且还造成了社会的小人文化,直至小人社会。
三年以后,宋哲宗心血来潮,玩大赦天下的游戏。古代皇帝常常在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之时,宣布天下大赦以示恩宠,这种大赦效力很大:一是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大,往往使在某一范围内的罪犯一律获得赦免;二是程度很深,它不仅免除刑罚的执行,而且宣布完全取消犯罪责任,取消犯罪记录,亦即不再作为犯罪前科。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玩这种大赦天下的把戏,一方面伪装自己的仁慈,一方面却是对法律公正的严重破坏,这种大赦对罪犯确实是一种恩典,但对受害者,岂不是一种嘲弄和严重的不公!
哲宗的这次德政,未见得对一般百姓有什么好处,倒首先解放了高毬这个破落户。他得到了大赦,要回东京来了!
柳世权除了给他一些盘缠之外,还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投奔自己的亲戚:开生药铺的董将仕。
董将仕一见高俅,又见了柳世权的来书,心中寻思:这样的人留不得。但又撇不过柳大郎的面皮,于是便假装欢天喜地留高俅在家歇宿,每日酒食款待,住了十余天,董将仕想出一个两全之策:拿出一套衣服,又写了一封信,打发高俅到小苏学士处去,话还说得好听:“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推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之后也得个出身。”一番话把高俅说得欢天喜地。
这小苏学士,就是苏东坡,这显然是从王明清《挥麈后录》脱胎而来的。但是既是苏东坡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安得下这等小人呢?所以他心里也在盘算:“我这里如何安得着他?不如做个人情,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他便喜欢这样的人。”于是,小苏学士又写了一封信,把他荐给王晋卿了,《水浒》把王诜称做小王都太尉,说他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这是错误的,王诜是娶了英宗的第二女魏国大长公主,应该是英宗的驸马,神宗的姐夫。王诜还真喜欢高俅这类人,所以,一见就喜。随即就收留高俅在府内做个亲随,出入如同家人一般。
这王晋卿王诜,乃是苏东坡的朋友。东坡先生与他的朋友王诜,一同入了,而且还是以这样一种不大体面的方式,在他们的官职前,加了一个“小”字,一个叫“小苏学士”,一个叫“小王都太尉”,与下面的“小舅端王”,形成“群小相聚”之势,也算是施耐庵对他们的一种调侃吧。金圣叹说,“小苏学士,小王太尉,小舅端王,嗟乎!既已群小相聚矣,高俅即欲不得志,亦岂可得哉!”
我们来看看高俅步步接近上层社会权力中心的过程。本来,他是一个过街老鼠,被逐出京师,东京城中的人民人人嫌弃,不许他在家宿食。他到淮西一呆三年,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