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埃米·方丹的报道
    《纽约世界报》社会专栏。1906年12月4日。

    在这个城市,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各种社交聚会。但是可以肯定,昨晚在新曼哈顿歌剧院,在歌剧《夏洛的天使》圆满闭幕之后的宴会绝对堪称为这10年来这类社交活动之首。

    作为《纽约世界报》的记者,为了向读者报道各种信息,我每年要参加近千个社交活动。但是我敢说,我还真没有见过哪个聚会能有如此多的美国名流会聚一堂。

    演出结束后,经过难以计数的鼓掌和谢幕,幕布终于最后一次落下。衣着光鲜的观众开始缓缓地朝出口走去。在西三十四街,剧院宏大的门廊外,拥挤地停着很多等候他们的马车。这些人都是运气不佳、没法参加宴会的小人物。而那些收到请柬的观众则仍然留在剧院里,直到幕布再一次拉开。随后他们通过在乐池上匆忙搭建起的一个斜梯,走上舞台。而某余没能参加演出的人员也都从舞台的门走上舞台。

    这个宴会的主人是烟草巨头奥斯卡·哈默斯坦先生,曼哈顿歌剧院就是由他设计、建造和拥有。他站在中心舞台,亲自欢迎从观众席走上舞台的每位嘉宾。这些嘉宾在纽约都名声显赫,此外甚至还有些是来自纽约以外的知名人物,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纽约世界报》的老板约瑟夫·普利策先生。

    在舞台上,哈默斯坦先生保留了歌剧中极有特色的一所南方宅第的布景。宴会就在这个华丽的背景前举行。所有嘉宾相聚在这个气派的南方宅第的屋檐下。麻利的舞台布置人员已经在舞台的周边摆放了一排名副其实的古董餐桌,桌上摆满了食物和饮料;此外舞台上还设有一个活泼的吧台。同时,6个待者殷勤地为嘉宾们端送酒水。

    舞台上人渐渐越聚越多。这时,乔治·麦克莱伦市长已经和洛克菲勒夫妇及范德比尔特夫妇热情洋溢地交谈了起来。整个宴会是为那位年轻歌剧女歌唱家特地举办的,是为了祝贺她刚刚在这个舞台上取得的众所瞩目的巨大成功。纽约所有这些显贵都迫不及待地等着想一睹这位主角的芳容。宴会开始时,她还正在她的更衣室里休息。贺信、花束接连不断地送到她的面前。送来的鲜花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后来送去的鲜花不得不应她的要求而被送到了贝勒维医院。同时纽约名门望族的邀请信也纷至沓来。

    我在越聚越大的人群中穿来穿去,寻找那些有辉煌成就,让《纽约世界报》读者为之着迷的大人物。这时,我遇到了两名在热切交谈的年轻演员,D..格林菲斯和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先生。格林菲斯先生刚从波士顿游玩后回来,他告诉我,他正考虑着可能离开新英格兰,到洛杉矾外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乡村去,因为他对那里的一种叫“电影放映机”的全新的(被疯狂夸大的)娱乐形式很感兴趣。很明显这和胶片上的活动影像有关。我听到费尔班克斯先生笑着对他的悲剧演员说等自己成为“百老汇”上的一颗明星时,或许会跟他到好莱坞去,但除非那种“电影放映机”的确变得有一定影响。

    就在这时,一位身材高大的海军陆战队军官出现在庄园宅第布景的门廊,他用他嘹亮的声音宣布:“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欢迎总统先生。”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但这的确是真的。几秒钟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出现在舞台上。他鼻梁上架着眼镜,脸上挂着快乐的笑容,慢慢地穿过人群,边走边和每个人握手。他仍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一直有个名声:就是喜欢让自己的身边围满各色人等。几分钟后,我就发现自己瘦弱的手被攥在一个前世界举重冠军的大手里,他就是鲍勃·菲茨西蒙斯。而离我几码之外就是另一位前冠军,帆船手汤姆·夏基;以及本年度的冠军,加拿大人汤米·伯恩斯。夹在这些高大魁梧的身躯之间,我觉得自己简直像一个株儒。

    就在这时,女明星自己的身影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曼哈顿幻影简介 >曼哈顿幻影目录 > 第十五章 埃米·方丹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