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前言
喉管,抠动了扳机——就在这永恒的一刹那,他感到了从恐惧中得到解脱的恬适”。书中的正面人物阿迪,“当他最后一次心脏病发作时,临死前一刻,他妻子试图对他实施嘴对嘴的复苏疗法,他却不安地躲开她。他生命中的这一最后举动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因为他已经意识到生活的压力太大,他的美德太难保持?”

    在这样的社会,小人物为改善自己的命运,不遗余力地抗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科里一直在不择手段地向上爬,渴望着有朝一日取代郭鲁尼伏特,并为此走上了背叛的道路.但是“他在倒算牌架上的牌时出了差错”。郭鲁尼伏特称他是“又一个被百分比碾得粉身碎骨的赌徒”。郭鲁尼伏特笃信百分比,他说人“必须有赖于百分比生存。人不能指望运气,运气是靠不住的魔法。”百分比是什么呢?百分比既是强大的有形势力,又是这个社会的本质。小人物死了,只能是愚人之死。

    《纽约时报·书评》一针见血地提出:“在那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而愚人只有死亡的下场。”

    这部小说的谋篇布局很有特色,显示了作者驾驭小说结构的功力。小说展开的时间长达数十年,地跨美国东西部的纽约、维加斯和好莱坞,故事情节和人物有许多又互不相联。作者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把它们交织在一起。在时间上,他的视点是不动的,始终随墨林(我)立足于当前,在展开情节的同时多用回忆或听别人回忆来追叙久远的过去,身处此时而述及彼时,犹如放飞风筝,放得开而收得拢。在空间上,他的视点在来回地动,基本上随墨林(我)的行踪转移而转移,或以墨林关注的对象来聚焦。犹如舞台上的追光,充分展示不同的人物形象。这样,小说的时空容量就大大扩展了,而且情节看似散慢,但有机组成,主题凝炼而实不散。

    小说交替使用第一、第三人称叙述,以墨林(我)串联场景,似红线串珠。这样,作者既能跳出三界,客观冷眼观察,增强理性描写的力度,又能以“我”直接进入故事情节,抒发亲身感受,从而增加故事的可信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愚人之死简介 >愚人之死目录 >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