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导读 在幻想与时间的交界,我们终会发现……
    恩田陆让小说背景发生在一般的场景、一般的环境中,并不企图架构一个宏大而难以接触的世界,这更增添了其中的写实性。以<大抽屉>为例,按照一般的写法,或许会让读者羡慕起小说中人物那样超人的记忆力,但恩田陆却让我们看到了这超人能力背后更为重大的意涵:人的存在并非取决于个体的存续与否,而在于不被人遗忘。

    原因无他,恩田陆这个名字,对于推理小说界来说或许相当响亮,但对于奇幻小说界而言,可能是完全陌生的一个名字。台湾的推理小说出版社,往往也倾向于不出版推理作家的其他类型创作。这些条件累积起来,构成了的出版堪称奇迹的理由。

    事实上,恩田陆从来没有将自己限制在类型的框架中,她最早的出道作虽然表面上是恐怖小说,内里却是成长小说,反而投到“幻想小说大赏”中。而在好不容易以推理小说踏稳了她作为专业小说家的第一步时,好像深怕被定型似的,随即出版了本书。

    之所以会如此志向不专,我想跟恩田陆的出身不无关系,她自一九八七年于早稻田大学教育部国语国文科毕业后,马上进入职场工作,一直到一九九八年才辞职正式成为专业作家身份。也就是说,在她第一本小说(一九九二)到本书(一九九七)之间,恩田陆同时具备着两个角色:白天的OL与晚上的兼职作家。

    她会在中说到这件事情:“我在写小说这件事情,只有极少数的几个朋友知道,或许这就是我感到不安的主因。在上司面前,我是个酒量很好、个性豪爽的粉领族;在大学同学面前,我是有话直说,像家人的朋友。光是想像我对他们说‘我在写小说’,我的脸就红得像火烧似的,冷汗也冒出来了。”

    对我而言,能在台湾看到的出版,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当你打开这本书,就踏上了通往常野的旅行;只是当阖上这本书时,你会希望这趟旅行能无止尽地绵延下去,也会发现,旅行,将不只是旅行而已。

    就以与为例吧,这两本书在我看来,可以说是恩田陆的创作历程中的两大原点,前者决定了日后她推理小说的形式与题材,后者则决定了她奇幻、科幻小说中的气氛与设定。

    初看这两本小说的人,往往也会被书中作者旺盛的服务精神给吓到,《三月》虽名为分作四个故事的短篇集,但事实上书中有着表侧与里侧两个世界,也就表示其实一共有八篇小说的题材(甚至不只)被浓缩到一个篇幅不长的短篇小说集中;而《光》一书由于是在杂志上连载后结集成书,无法在形式上实验,但是每篇短篇小说读起来却都有无穷尽的发展可能,(光之国度)这篇同名短篇,更有着长篇小说的架势。

    初看(注:原文书名为《光之帝国》)的读者,可能会讶异于书名与小说内容是如此的不相称,“光之国度”这名字一听起来,就像是磅礴的小说巨构,有着详尽的设定、激情的人物,但翻开书页,却看到一个个乍看毫不相涉的短篇故事,读来不仅破碎,而且没有系统。

    这仿佛符号性地暗示了她在“常野物语”中展现的写作技巧,读者看到的是一颗一颗的故事果,或许口味、颜色、香气略有不同,但本质上却都长在同一棵故事树上,所以读者看到的短篇小说,并非冷冰冰的时间切片,而是活生生的、有机的、充满生命能量的故事。而这棵故事树,根植于“常野”,浇灌以名为“幻想”的雨水。

    不过当我们耐心读完后,才会发现,恩田陆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篇又一篇的短篇小说,而是规模浩大的史诗轴卷中,刻意捡拾而来的一些事件碎片。透过这些碎片,我们揣测着事件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猜想着事件与事件间如何连结起来。虽然是不同的故事,却有着相同的气味、相同的世界观,就好像篇章之间有着某种一致的内在韵律,让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光之国度简介 >光之国度目录 > 导读 在幻想与时间的交界,我们终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