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1953年:“156工程”
相不能衔接,以京津为中心的华北有线电网全面瘫痪。

    人才培育的事业也十分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为20%,全国人口中的80%是文盲。二十年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加在一起只有18万人,只培养出了200多个硕士,博士数为零。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不到四十个,研究和技术人员不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的仅600余人,现代科技几乎为一片空白。

    这真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基础薄弱,民智未开,国库里的黄金被蒋介石劫往台湾,再加上国际势力的封锁挑衅,这可谓内外交困,矛盾重重,开国之难,好比另一次长征。

    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苏联的对华援助显得如此之重要和宝贵,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共和国经济新建的唯一机会。

    从1951年起,陈云等人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也是向苏联老大哥学来的经验——它从1923年开始设计“五年计划”,一直到1990年国家瓦解为止,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对全国的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计划,这一做法已经延续至今。(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中,对苏式“五年计划”模式有很精辟的评论,他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央号令支配式经济,它以重重“计划”推动建设,将高度集中化的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同时,这种“计划”难免粗糙,其功用仅在创造新工业,而不考虑如何经营,同时形成严重的官僚化和中央集权的过度强大,“要是计划中心得向每个主要生产团体、每个生产单位,都发出指导细则,再加上中间计划层缺乏,中心的工作负担,必然重不堪言。”)

    据薄一波的回忆,“老实说,在编制一五计划之初,我们对工业建设应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怎样做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还不大明白。”在这一过程中,苏联专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些参与编制的人均回忆说,一五计划所有的表格都是苏联专家帮助做出来的。

    “156工程”是一个统称概念,它的第一个项目实际上从1950年就开始动工了,到“一五”结束的1957年完成大半,其余延续到局势大乱的1969年,实际建成的项目是150个,前后历时19年,投资总额为196.1亿元。这些项目从工业布局、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公司治理制度等方面,对当代中国经济的影响都是革命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先说工业布局。自晚清的洋务运动以降,中国工业的发展都偏重于沿海,在1934年,除了东北地区以外的工业产值,94%集中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平、南京和无锡七个城市,在东北地区,辽宁一省集中了东北五分之四的工业。到1949年前后,中国工业设施的70%集中在东北和沿海一带,其中,上海和天津两地的工厂数即占主要城市工厂总数的63%,职工人数的61%,东北则占有全国半数以上的重工业。全国90%以上的发电站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其中东北占了全国发电量的三分之一。在纺织产业,全国500万纱锭中的83.6%集中在江苏、山东、辽宁、上海和天津五地。

    占全国土地三分之一的大西北,工业产值还不到全国总值的2%,近百年间始终没有工业基点。除了陕西有少量铁路外,其余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大地没有一根铁轨。

    “156工程”彻底改变了这一布局,大量的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企业被选定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中西部地区,机械加工企业则分布于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156工程”中涉及民用的企业有106个,50个布置在工业老基地东北,其余的29个在中部、21个在西部。44个军工企业中,除了部分造船厂摆在沿海之外,有35个在中西部地区。在完成的196.1亿元投资额中,除了东北占了87亿元,中部和西部分别为65亿元和3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简介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目录 > 第二十三章 1953年:“156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