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1938年:怪乱的“孤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的上海被称为“孤岛”,这是一个十分贴切的隐喻。

    上海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七大城市,人口仅次于柏林、伦敦、莫斯科、纽约、巴黎和东京。在1937年底的保卫战中,城市遭到毁灭性的重创,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Frederic akeman)在《上海歹土》一书中认定,“上海乃是二次大战中第一个被摧毁的世界大都会。”据《申报年鉴》记载,当时有4998家工厂、作坊的设备被毁坏,上海丧失了70%的工业能力。大量难民涌进只有10平方英里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致使人口从150万猛增到400万,数万无家可归者流落街头,在最寒冷的冬季,上海街头发现了1.01万具尸体。

    自战事爆发后,杨树浦、闸北、沪西、南市一带均被日军占领,但黄浦江沿岸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却遭包围而还未被进占,市政之权仍操在租界的工部局手中。这一区域,对外交通继续畅通,对内商贸也逐渐恢复,进出口完全自由,所有交,每易形成自由商业市场,遂成一特殊的“孤岛”,其范围包括东至黄浦江,西至法华路(今新华路)、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北至苏州河,南至肇家浜路的地区。著名的民国记者陶菊隐记录道,“苏州河一水之隔,一边是炮声震天,一边是笙歌达旦,每当夜幕降临,租界内彻夜通明的电炬,透过幽暗的夜空,与闸北的火光联成一片,映红了半边天。”这一状况维持了四年之久。

    就这样,所有的人们都被困在一个“孤岛”上。“岛”的面积只有机枪子弹的射程那么大,而危机却象东海般的浩瀚可怖。整个上海城的日常生活都处在极其颓废的状态,即使是暂时掌握着权力的那群人,也会感觉生活索然无味,根本不值得期待。所有的理想都显得那么的虚妄,只有绝望才是真实的。

    在这么一个充满了末世感的怪乱世界,每个人——包括企业家们却还不得不展开自己的生涯。

    出乎很多人的猜想,孤岛时期的上海工商经济并不是萧条疮痍,而竟有过一段空前的畸形繁荣时期。

    就在炮火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繁荣的幽灵居然在废墟和尸体上很快复活。到1938年底,租界内恢复生产和新建的工厂总数达4700多家,超过战前两倍以上,在1939年,又新设工厂1705家。其中,传统的纺织业复苏最为迅猛,据布厂业同业公会调查,至1939年,租界内新设织布、染织及手织厂823家,布机2.32万台,日夜运转每月可产棉布142万匹,而工厂的利润是战前的两到三倍。

    这主要是源于下述原因:其一是人口激增,生活资料需求加大,消费品市场也就相应扩大,其二,人口集中又为租界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从而有利于工业的复工生产,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反过来又使原料市场得到刺激。其三,也是最特殊的一点,租界是中国东南沿海惟一的“非战争地带”,人流和商流自然向这里汹涌汇聚,从而激发出别样的热闹。

    租界是弹丸之地,所有生产的原料需外来,而所有制成的商品需外出,因此其繁荣完全依赖于亚洲乃至全球政局的变幻。

    先看国民政府的态度。上海沦陷后,国民政府当即颁布了《禁运资敌物品条例》,将沦陷区货物出口“概以仇货论”,对国统区物资运沪也予以严格限制。但是,这一政策很快转向,因为大后方经济需要租界工商运作的支持,首先,这里是工业原料和设备进口的惟一合法通道,其次,大后方经济完全服务于战争,以重工业为主体,民生产业十分薄弱,据张赛群在《上海“孤岛”贸易研究》一书的研究,到1941年前后,大后方人口已经由战前的1.8亿急增到2.3亿,所需棉纱须有160万枚纱锭开工生产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简介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目录 > 第十六章 1938年:怪乱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