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空壳”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修成了“正果”;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给一方经济带来了繁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在中国的确立,绝不意味着这一模式在中国已经成功,而实际上,这仅仅是序幕的拉开而已。
就在人们起立向市场欢呼的时候,市场却仍然不动声色。
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有自己的生存条件,有自己的辩证法。而在这条曲折澎湃的“市场之河”中,人们无非刚刚摸到了第一块石头。
温溪镇上那个空旷得让人伤感的“金巢”,并不是唯一的景观。1992年底,新华社记者胡宏伟带了一个“展示浙江市场繁荣景象”的课题走遍各地,满载而归之后,他却写下了一个连他自己也预料不到的标题——《冷眼慎看市场热》。
就是在这篇通讯中,他提出了“市场空壳现象”。
“空壳是一个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浙江的市场步伐领先于全国,因而问题的出现也早于其他地方。”胡宏伟如是说。事实上,直到数年后的今天,这一“空壳难题”仍然困扰着许多省市的市场创办者。
在行文中,这位跑了十午农村新闻、年轻而老成的新华社记者解剖了三种变形的“市场观”:
一种是“一抓就灵”的理想主义“市场观”。
“浙南某市。去年下半年,由当地政府领导现场拍板,兴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然而,庆贺开业的震天爆竹响过之后,偌大的市场就再没有出现第二次热闹。人散房空,冷清得让人心酸。无奈之下,这座市场不得不改成了如今的停车场。
“记者在各地调查时感到,像这样由于政府部门的一厢情愿,匆匆上马而造成的‘空壳’市场不是个别的。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市场虽然没有出现如此极端的冷清,但也仅仅是维持而已。所发挥的作用与当初寄予的美好愿望相去甚远。
“细细剖析不难发现,与前些年主要由农民自发办市场不同,在近年兴起的新一轮‘市场热’中,不少市场建设的投资主体已转换成了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参与大大促进了市场发育的进程,但同时,过分的行政色彩及简单化的工作手段,也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
“在许多地方干部的脑子里,市场‘一抓就灵’,建一个市场易如反掌,而办起市场后一切工作难题又可以自然地迎刃而解:
我们这里企业不兴旺,好,办一个市场‘筑巢引鸟’;——说今年的产品销路打不开,好,办一个市场‘引来八方客’;一说自己的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好,办一个市场……“这些干部对市场怀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期望和热情。而由于传统的思维惯性,这种期望和热情又往往建筑在一种理想化了的思维定势之上一一他们误以为只要圈出一块地,搭起几个棚,‘渠’成就自然会有‘水’到,梧桐栽下又何愁风凰不翩翩而至上下翻飞?然而,事实往往无情地击碎他们顺理成章的‘市场梦’。于是,“匆匆忙忙划地皮,热热闹闹忙开张,冷冷清清守摊场’”便成了这类市场共同的命运三部曲。
“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并不尾一个唾手可得的甜果儿,它的产生与发育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及过程。同时,市场也不是一粒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繁荣一个地方的经济,除必须花大力气建设好市场外,还需要在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等等方面付出心血,做大量的工作。
“对市场的理想主义的简单化认识,主要症结正在于我们对市场规律的无知。无知造成盲动,盲动造成被动,被动之后则更加不知所措了。”
一种是“高大全”的形式主义“市场观”。
“浙北某县、市场经济向来不发达。不久前,该县投资一千余万元,建起一座硬件现代化水准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