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办市场,看浙江”
    “办市场,看浙江。”

    没有什么比这六个字更能让浙江人感到自豪了。

    在当今这场以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为目标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中,浙江人以其独特的方式拔了头筹。

    这些年来,无数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赶赴这里,巡行在那些不知名的山村里,流连在土头土脑的江南农民中间,他们真的被迷住了。

    杜润生,这位元老级的经济学家、中国农村问题专家,是最早注意到浙江专业市场萌芽的有心人之一。1985年春天,他只身到浙南各地考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表现出特有的兴趣。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市场是个大概念,我们过去把市场理解得窄了,还是沿袭那个‘日中为市’的旧概念。为什么浙江的专业市场特别发达,值得研究,偶然性和必然性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嘛。”

    当年5月,《解放日报》发表文章讨论温州十大专业市场的运营特征,并第一次公开提出了“温州模式”。

    而在当时的国内,“市场”还是一个相当敏感的名词,在一些保守的地区,这还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气味”的禁用词。而在浙江,它已成了农民们摆脱贫困的“金字真言”。

    1986年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先生听说温州有一套与苏南不同的模式,便兴冲冲地到温州考察八天。这位身兼国家领导人及著名社会学家双重身份的老人马不停蹄地走了二十多个村镇。他先是一声不吭,光听不说,渐渐地他觉得有话要讲了,再然后,他觉得非讲不町了。

    他说:浙江的市场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商带工,二是小商品大市场。

    他说:浙江的专业市场和百万购销员,造出了一个“民间流通网”,这个事情,意义重大。

    他说:苏南模式是“牛郎织女”,温州模式是“八仙过海”。

    我这趟温州是来对了,农民给我上了一堂课。

    也就是从此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浙江,往往要选一个市场去走走。

    199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考察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和永嘉桥头纽扣市场;199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考察温州来福门鞋革市场;1991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考察温州东方灯具市场、乐清柳市电器市场;1992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鹏考察乐清柳市电器市场;1993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考察瓯海不锈钢市场;199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考察义乌小商品市场和乐清柳市电器市场……这些最高决策层人士的行踪往往也为浙江的专业市场做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动广告。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浙江人办市场的名气越传越大。

    从现有的资料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Mathire博士,可能是第一位关注到中国专业市场现象的西方学者。

    1987年5月,这位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的“马紫梅”博士,站在了拥有5400个摊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前。她后来形容当时自己的惊讶,“不亚于看到了一处从未发现过的异域文明”。

    她原本是打算到天台国清寺去的,中途安排在义乌吃午餐,饭后有人给博士安排了…个节目,陪同的中国翻译便热心地把她带到了市场。

    在她的眼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操着各省口音的农民,像中了魔似地赶到这个小县城,然后又大包小包地往百里千里外的家乡赶。

    hy?

    据当年陪同马紫梅博士的义乌县委干部回忆说,马紫梅博士一口气问了六个“why”: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农民创世纪简介 >农民创世纪目录 > “办市场,看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