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褚时健:山中的日子
    褚时健离开“红塔”将近10年,10年中,从被判无期徒刑到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从1年多牢狱生活再到2年多劳改生活;从2002年春节保外就医到现在隐居山中;从“中国烟草大王”到在云南哀牢山中种果树,经营自己的桔园。10年过去,然而,储时健心里应该很清楚,自己在中国企业界乃至普通民众心里的影响并未消失,至少,他对红塔的影响远远没有消失,尽管他已经78岁,尽管“红塔”18年的褚时健时代早已经谢幕。

    储时健,一个注定会让一部分人记住的名字,一位曾经最受争议的人物,如今他已淡化出很多人的视野,如今他住在翠绿掩殃的哀牢山上,一座黄色小楼里,在云之南。

    两层的黄色小楼掩盖于漫山漫坡的浓绿之中,院子中间有个二百来平方米的天井,院子里种着几棵棕榈树和一些花花草草,这就是储时健云南哀牢山上的居所,储时健住在二楼。

    1928年储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如今他已经78岁了,如今人们看到的是一位身体孱弱头发花白的老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风沙眼让他时不时举起手擦拭溢出的眼泪,他那传奇一样的人生已经成为人们的回忆,他住在山里管理自己的果园。

    从1999年开始褚时健和弟弟褚时佐兄弟两人一起在云南哀牢山上租山种果,后来规模渐大,两人就分开各自管理自己的果园,如今褚时健的果园有2000多亩,满山的果树,满山的绿色,有100多农户300多口人侍弄着那些果树,果树大多还没挂果,但已有了稍稍的收获。

    很多时候,78岁的储时健喜欢透过山上连绵不绝的翠绿眺望自己的桔园,昔日的辉煌已成云烟,没有人知道他在眺望这绵延不绝的翠绿时的真实心境,也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往事并不如烟。

    一个人的过去多多少少会有几个时间点凸现在那里,为人所见,储时健更是如此。

    1963年储时健在嘎洒的一个糖厂当厂长,后来组织上调,有两个选择摆在他的面前:一个是玉溪卷烟厂厂长,一个是煤矿党委书记。他想去煤矿,因为那里有条河,而他从小就喜欢捉鱼摸虾。可是他的妻子坚决反对,因为在荒山野岭多年,她不愿意再呆在山里,不同意他的选择。最后,他去了烟厂,这一去从此改写了中国烟草史上的一个篇章。

    1979年10月储时健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从此,这个人的人生也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一开始不会抽烟到为了品尝烟的质量学会抽烟,一个烟厂在这样一个管理人的管理下,它的发展注定终有一天将会引起人们的瞩目。在当厂长的十几年中,储时健两次痛下决心,花巨资引进国外设备,使玉溪卷烟厂一下子迈入世界级烟厂行列,让一个地方小厂变成了被后来人称的“印钞工厂”,一个庞大的烟草帝国被建造出来。

    1986年对于很多人也许是平静的一年,但在这一年,作为企业家的储时健为玉溪卷烟厂作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而又意义深远的决断和创举,他绕过政府、烟草公司、供销社和烟草专卖局“四座大山”,直接和烟家打交道,把农村作为工厂的“第一车间”。当时为了让烟农种出优质烟叶,褚时健曾创造性地采用由烟厂投资,直接到烟田去建立优质烟叶基地,并拿出大量资金进口优质肥料,以很低的价格卖给烟农,每年,红塔集团还从税利中抽出20亿至30亿元资金返还烟农,这部分资金不计入红塔的税利,而是计入红塔的成本。当时的烟农,如今许多都富了,与烟农“双赢”的是烟厂,红塔的原料一天比一天好,竞争力一天比一天强,充分保证了原料的供给,使烟厂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为这座“印钞工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纸张”。这一年应该成为储时健身上可以为我们所见的一个标识。

    1990年褚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一辑):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直率对比简介 >案例(第一辑):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直率对比目录 > 褚时健:山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