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它曾经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家电公司,也曾经是最被投资商看好的本土企业。

    从捶打出第一台冰箱到“全国销量第一”,它用了七年时间;从创利6亿元到巨亏36.93亿元,它也用了七年时间。

    经济学家说,科龙的结局是时也,运也,命也。欲哭无泪。

    科龙之兴衰,事关两个男主角。潘宁和顾雏军。

    我们即将看到的是,中国家电业最具现代气质、资产质量最好的公司,是怎样被肢解和蹂躏的。尽管过了很多年,我们仍然能遥远而清晰地听到一个正在展翅飞翔的巨大飞兽自我毁灭的声音。

    那肌肉被撕裂的声音,那骨骼被击碎的声音,那翅膀被折断的声音。

    那一声很悠长的声音,至今在时光的深处如幽灵般地飘浮着——

    “可惜了,科龙。”

    顺德模式:炸平山头建厂房

    1984年,在广东顺德的容桂镇,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潘宁以零件代模具,用汽水瓶作试验品,凭借手锤、手锉等简陋工具、万能表等简单测试仪器,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那一天雷雨交加,他独自一人冲进大雨中嚎啕大哭。

    潘宁是容桂镇工交办公室的副主任,当时的广东城镇开办企业成风,其中很多能人都是乡镇基层干部出身,他们是当地观念最超前的人,更关键的是能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潘宁造冰箱,在技术上靠的是北京雪花冰箱厂的支援,在资金上则是由镇政府出了9万元的试制费,所以,这家工厂成了“乡镇集体企业”,这一产权归属最终决定了企业家潘宁的悲情命运。这年10月,珠江冰箱厂成立,冰箱的品牌是“容声”,潘宁出任厂长。

    企业初创的艰辛,可以想见,那个时候的乡镇企业还颇受人歧视。潘宁到当年北京最著名的西单商场推销冰箱,一位科员翘着腿问他:“容声是咋回事呀?是啥级别的?”潘宁说:“我们是乡镇企业。”那位科员当即下逐客令。1986年,潘宁请香港影视明星汪明荃代言冰箱广告,因为汪是全国人大代表,广告要播出需请示上级,报告打上去,如石沉大海,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则广告只能在地方电视台播出,却上不了中央电视台。

    这些身份的歧视和制度性的打压,并没有给科龙造成致命的困扰,就跟当时所有的乡镇企业一样,潘宁和他的团队反倒增强了竞争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知名的冰箱企业都是靠引进生产线起步的,与潘宁同年创业的张瑞敏就是靠跑部委关系,引进了最后一条“指标内”的利渤海尔生产线才把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工厂救活,最夸张的是,有九家企业向意大利梅洛尼公司引进了同一型号的阿里斯顿冰箱生产线。在那几年,国内先后引进了79条冰箱生产线,从而引发了一场冰箱大战。在这些冰箱工厂中,珠江冰箱厂是身份最为低微的一家,然而却靠款式新颖、质量上乘以及营销的灵活而渐露头角,潘宁尽管不是专家出身,却视质量和技术进步为生命,他请汪明荃代言广告,策划人员苦思了一大堆花俏的广告词,最后他圈定的却是最平白的一句:“容声容声,质量的保证。”

    到1989年前后,珠江冰箱厂的装备和规模已经不逊让于国营工厂。这年冬天,《经济日报》记者在对工厂的访问记中惊讶地写道:“这家位于顺德容桂镇的乡镇企业拥有固定资产8000万元,进口设备占45%,许多大中型国营企业都不具备如此好的条件。该厂的原则是,谁最好的就买谁的,整条生产线长达六公里,全是由欧美、日本的最好设备配套组成的,这又是许多大中型企业望尘莫及的。”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容声”冰箱成为最知名的家电品牌,在全国市场上,则形成了“北海尔、南容声”的双雄格局。

    在公司初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六辑):后WTO时代,反倾销的防范和应对简介 >案例(第六辑):后WTO时代,反倾销的防范和应对目录 > 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