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该向谁学习
我们应当面对一个基本的现实,这就是中国优秀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存在的差距,不仅是战略层面的,而且是整体性的!
我不知道中国的企业家有没有清醒地意识到,tO真正的挑战在于“国际化规则与世界级水平的运营”——这种挑战才是致命的。
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习的时候,参加了全球12个国家、上百家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研究。研究期间借鉴了美国国家企业质量奖的标准,建立了一个从6个方面对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系统:1.战略规划;2.绩效管理;3.企业文化;4.公司管理控制;5.营销;6.领导力和团队。在此基础上,我结合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做了一些研究。
战略:权谋VS制度的差距
中国企业以“权威谋略”为中心,世界级公司以制度和文化为中心。
目前,中国企业家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以“权威谋略”为中心的市场政治家阵营,另一个是以“制度和文化”为中心的战略管理者阵营。
什么是战略管理者?抓住机会是战略,持之以恒却是管理,这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到目前为止,中国几乎所有优秀的企业家都是在计划与市场“双轨制”下产生的。在“市场”环境中,他们懂得了国有金业老总不懂的竞争谋略,但“计划”余味下,却需要他们懂“政治”。所以,我将目前一批正在台面上呼风唤雨的企业家称之为“市场政治家”。
进入tO,这将标志着中国企业家依赖权力管理企业的终结,同时也是依赖制度和发掘智力管理企业的开始。
绩效:短视VS长远的差距
中国企业管理员工的现在,世界级公司管理员工的未来。
绩效管理可以归结为两句话:首先,你怎么发挥员工的能力来实现企业目标;其次,你怎么评价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然后用什么去回馈员工?这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世界级企业的做法是:通过投资员工的未来,从而获得公司的未来。为此,世界级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大量的培训,鼓励团队精神,宣传企业文化,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强化员工对自身和企业未来的信心,通过预期管理把员工的能力发挥出来。
中国不少企业存在的问题就是只注重短期效果,注重人的短期业绩而不太注重能力的发展。当你从企业家那里得到的是短期评价时,你就会选择短期行为,而你的短期行为又会促使企业家用更短视的方式评价你。这就使企业家和员工越来越短视,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当事情顺利的时候,双方相安无事,而当事情搞不定的时候,双方的矛盾就会激化,乃至于演化成“暴君”和“暴民”的冲突。
文化:工具VS信仰的差距
中国企业用业绩凝聚员工,世界级公司用文化凝聚员工。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用什么来凝聚人心?一个企业用来凝聚人心的要素有三个:愿景、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
不少中国企业的愿景往往成为企业家个人的鸿图伟业,伟大的愿景不过是实现企业家个人野心的工具和附属品,而不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
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中,核心价值观只是手段而已。一些企业家常常把“以人为本”、“消费者是上帝”一类感人肺腑的话挂在嘴边,而一旦利益当前,一切仁义道德就靠边站。为什么我们普遍感到商业圈存在诚信危机?本质上是金业、员工及消费者之间是利用关系而不是共生的双赢关系。而“利用”带来的只会是普遍的受骗感与受挫感,进而导致整个商业社会的道德危机。
在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与制定上,不少中国企业家都摆脱不了“暴富心态”。
这表现为:靠花钱买技术与设备来迅速壮大规模的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