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六、比亚迪:袋鼠模式多元扩张
的GPRS卫星定位系统全由比亚迪自主研发。在It行业的精细化也被移植,F3的内饰,做工就是极其细致的。

    比亚迪进入汽车业后,先在上海建了一个检测中心,这一“多余之举”却极富远见,奇瑞旗云在俄罗斯的对撞检测中更被撞成一堆废铁。在进入汽车业后,比亚迪首先考虑的就是先把试验平台打造好,避免出现类似悲剧。为此先后在上海和西安的基地分别建了一条试车跑道,还建设了碰撞实验室、道路模拟、淋雨、高温、综合环境、抗干扰等检测实验室。

    F3上市前做了很多测试,比如耐久性试验,在车里装上沙袋、石头,24小时在试车场里跑,人歇车不歇,正是这样的笨办法保证了F3的品质。使其成为国产车的主流经典。

    目前,比亚迪的研发中心也在上海,已经有3000多名研发人员,6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自主研发。相对国内其他汽车企业,这一比例惊人,在他们热卖F3的同时,一系列新产品正在试验中。

    在北京,比亚迪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模具中心,为整车制造奠定了基础,此外,比亚迪还为美国克莱斯勒等国际巨头生产企业模具,比较而言,2007年7月,奇瑞汽车和菲亚特汽车就曾因模具问题发生纠纷,奇瑞也正是由于没有自己的模具,车型开发受制于人。

    比亚迪汽车去年的增长速度是500%,今年计划是15万辆,增幅250%。如果能保持每年100%增速的话,到2010年时的年销量就会超过百万大关。未来剥离上市后,汽车将替代电池,成为比亚迪的最大产业支柱。

    从生产电池到造车,比亚迪像袋鼠一样繁衍了一个又一个新业务,汽车只是最年轻的一个,但它传承了比亚迪的基因。“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为新产业建立保护性“育袋”

    在2003年,随着上市的最终完成,比亚迪登临电池行业颠峰,举目四望,后不见来者。对于一个不到10年时间即做到行业第一的企业来说,继续电池行业,显然无法满足其勃勃雄心。

    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布局的转移与调整,由此成为比亚迪的自然选择。

    比亚迪从电池领域向汽车领域扩张,是一种从低门槛行业向高门槛行业的逆向扩张,先天上存在很大的局限和风险,以至当初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之时,股价狂迭20%,但是,比亚迪最后却成为一个异数。

    为什么比亚迪可以成功而别人失败?比较比亚迪与另外几家进军汽车行业的企业,我们可以洞察成功的产业转移后隐藏的玄机。

    美的、奥克斯、波导等,都身处完全竞争行业,对于他们来说,本来是逆势能扩张,压力巨大,再加上其主业领域,并没有建立绝对竞争优势,进行产业转移,更象是进行两线作战,很容易陷入困境。而比亚迪则在电池领域建立了绝对竞争优势,短期内,还无别的竞争对手可以超越他们。

    而同样是处于绝对竞争地位,为什么格兰仕向空调行业进行转移陷入僵局,而比亚迪却成功了?这个问题则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即产业本身的选择。

    格兰仕进入空调行业的时候,空调行业已趋于成熟,格兰仕逆势扩张要想成功无疑是浪底淘沙;而在国内汽车行业,由于政策的限制,国外优秀品牌无法彻底进入中国,而只能与一汽等国有垄断巨头合资,很显然,合资品牌并非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最佳选择,而在民营领域,则只有吉利、奇瑞等稍成气候,作为半开放的领域,其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比亚迪选择汽车行业看似天马行空,实际上是形散神不散,整个产业链各项业务之间可以发生聚合效应。日本汽车的崛起与电子器件在汽车中的广泛应用有很大的关系,装在他们汽车上的电控系统能安全可靠的运转。同样,在电子部件、模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八辑):公司锦标赛简介 >案例(第八辑):公司锦标赛目录 > 一六、比亚迪:袋鼠模式多元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