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日本悬疑史与本格思考的意义
生的文风成为推理理论的风向标,充分体现了“本格”的价值。虽然,正如前述,它并没有完全以“悬疑”为轴心进行沿袭。

    当然,在日本,“悬疑小说”一词没有得到充分解说,清张先生并没有责任。在日本,这个词被发扬光大是最近的事。总之,清张先生的作品并未有意识地在文章中表现“神秘的现象”,这一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并不明显。这再次体现了清张先生迂回于悬疑之轴心。

    仅仅考虑这个轴心的话,会过于偏向某一方面从而定型化。战前的那些怪异幻想、猎奇而淫猥的侦探小说,今天想来有奇妙的现实丧失感,可以说使神秘文学蒙上了一层迷雾。而且它并不充分、并不理性、不可理解。它根本一无所有。

    关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有一点不得不说,它并没有发挥亲近百姓的长处,没有将构思的轴心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明明这样会更有趣。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作家们如果不形成新的派系就无法提出新的创作轴心。

    关于这一点,清张社会派的时代也没能免俗。由于这个时代没能提出多样化的创作轴心,结果这个富有价值的时代也走到了尽头。

    日本悬疑史四准则型本格的登场

    虽然“清张社会推理派”开创了一个时代,为人们呈现暴力革命面貌,但随着泡坂妻夫、栗本薰、连城三纪彦、笠井洁以及敝人等作者的登场,清张先生的束缚也渐次解开了。

    进入平成年代,登场的是被称为准则派的人们。这些人高举“打倒社会派、复兴本格推理”的旗帜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所说的“本格”与甲贺三郎先生提倡的“本格”在内容上有着相当大的变化。他们所认为的“本格”是一个时期内被我取名为“新本格的七则”的东西,并以此为骨架创作而成的侦探小说。

    具体说到七则的内容是:在孤岛或暴风雪封锁的山庄等警察无法介入的闭锁状况;洋馆的杀人舞台;馆内有密室;最好密室中有刚砍下的人头在滚动;所有登场人物在故事的开头都公平地向读者提示过;从外面来的名侦探登场;结果犯人是意想不到的人,这七个条件。

    这七则是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本格推理小说中准确提取出的使作品有趣的要素,尽可能以它们为准则进行创作就有可能提高作品的成功率,是便捷的创作方法。而且以七则为工具进行创作,能够很好地酿造出本格的氛围。

    这个方法同时也开创了一个时代:以大学的悬疑小说研究会出身的作家为中心,诞生了被称为“准则派”的创作团体。这从我的角度看来,并没有充分沿袭悬疑小说这一轴心。

    此方法推广应用原本是不可能的,但美国人范·达因却提示了可能性。他的作品,无论《格林家杀人事件》还是《主教杀人事件》都是这种构造。基于范·达因的二十则,他之后的欧美纯侦探小说(puredetective)出现拙劣作品的可能性减少了。后来的约翰·迪克森·卡尔和埃勒里·奎因都是接受了他的二十则进行写作,并很有效率地获得了巨匠的地位。甲贺三郎发明“本格”用语时,大概也受了范·达因文风的影响。而这种文风,对于后来的本格来说是历史上的东西,而被众多作家所憧憬。因此后来那些大学悬疑小说研究会的年轻作者十分拘泥于“本格”进行创作,一丝不苟地遵循范·达因的形式也就理所当然了。

    而范·达因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埃德加·爱伦·坡、柯南·道尔等作家的作品进行整理分析,将他们作品的架构和逻辑提取出来,从而创作出全新的文学类别。换言之,就是将小说高度游戏化,将其变为主要重点。因此在游戏化这点上,“悬疑小说”从装饰物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我并没有批判的意思,使用这种方法创作而成的游戏型侦探小说毫无疑问具有一定高度。受范·达因流的影响写作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简介 >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目录 > 日本悬疑史与本格思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