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既要将帅之道,又要伴君之法
来,原则在岳飞心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官场处世之道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外圆内方,表面上八面玲珑,实际在内心深处有个不可逾越的底线。狡猾的官员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会放弃原则性,甚至不惜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以实现政治抱负。当成功那一刻,所有阴暗的行径都成为权谋典范,而不会被人诟病。岳飞的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与大领导旨意相悖。面对傅庆、舅舅他会选择杀掉,然而面对皇帝他只能耍耍脾气,最后被杀掉。
岳飞能把十万岳家军训练得服服帖帖,说明他不是没有铁血手腕和领导才能,诚然他在做领袖的时候表现非常完美,公平正直、赏罚分明、爱憎分明,不贪污、不纳贿、不搞小动作。军纪严明,士卒爱戴,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想要有所作为的跟这样的领导干,绝对能闯出一片大好河山。可是,岳飞在做“二把手”与皇帝相处的过程中,却处于毫无章法的被动状态。
岳飞悲剧的产生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外部原因,南宋与金国经过长时间战争,军力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开始金国强大,到目前南宋军力占据上风,两国打了多年,国力不说穷竭也差不多了,将士厌倦了,尤其南宋决策层厌倦战争,这就给议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宋、金和议的大环境导致主战派被冷落了,将领只有战时才有登场的机会,和平年代只能靠边站听候调遣。其次,是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斗争的结果。是战是和都属于政治策略问题,两者之间的目的是一样的,希望维护国家的利益。习武的最高境界是点到为止,打仗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终的目的都是和平。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通过谈判可以解决问题,也就省了动用战争手段。
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比任何会计都会计算利益得失,战与和的利益他们必然计算得非常明白。汉武帝时因为讨伐匈奴而国力迅速衰退,北宋因为与西夏长期战争致使国力枯竭,战争的粮饷补给、武器装备、兵员消耗等等,牵扯到了一个国家方方面面的运作,绝非简简单单拿刀上去砍。战争与和平之间呈现互补关系,真正的和平只有在强大的武力做后盾时才有谈判的资本。就南宋当前形势而言,主和、主战都没什么错误。南宋需要顺昌大捷、朱仙镇之战等战役敲打金国,同样需要伸出橄榄枝,表示诚意。
一打一拉,让对方知道朝廷的决心。杀掉一个伟大的将领作为谈判的条件,绝非上策。假如杀掉岳飞,金国继续进攻怎么办?岂非自毁长城?最后,就是岳飞自己的问题。基于这三点,岳飞的悲剧在所难免,最后这一条才是本节讨论的重点内容。
岳飞与宋高宗前前后后见面的次数及关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以绍兴七年(1137年)为分水岭。此前因岳飞不断立下战功,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宋高宗对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表示拉拢。最初岳飞当低级武官时,越职上奏被免了官职,他就像赛场上一匹不被人看好的黑马,从侧面杀出,直教人相信他是可以的。岳飞引起了诸多方面的注意,不仅仅前面说过的花腿军长官张俊,包括皇帝本人在内,都对这颗将星给予了高度重视。
宋高宗赐岳飞金带器甲,赐岳云战袍戎器,给了一面“精忠岳飞”的旗帜,并让岳飞每次行军打仗张扬这面旗帜。岳飞平洞庭湖杨幺,受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进封武昌郡开国侯,年纪轻轻,建节封侯,不知有多少人干了几辈子也熬不到这一位置上。
君臣的关系在绍兴七年之前相对融洽,领导主动向岳飞示好,给钱给官给荣誉。宋高宗历来被评昏庸无能,这是一种片面的说法。宋高宗除了通过金钱、权力的方式拉拢岳飞外,又为岳飞扣上了一顶道德的高帽。
在对属下管理方面,一味给予物质财富未必能够笼络人心,反而可能养了白眼狼,这种例子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