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商道58 发掘潜在需求,创造宝贵商机
    商道精髓:潜在的商机因为隐蔽性极强,人们经常意识不到,一旦挖掘出来,往往能为投资者带来高额利润。毫不夸张地说,有很多富商就是由潜在的商机打造出来的。但并不是任何人都有那样高明的眼光,要发现潜在商机,需要有独特的悟性。

    说创新,其实并不容易。随着商品经济日益成熟,以中国之大、能人之多,谁的脑袋都不比别人笨,因而举凡生意场上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已经被人折腾得底儿朝天,要想找一个未经开发的新行业,比大海捞针还难。因此,潜在商机就显得十分宝贵。

    潜在的商机在哪里呢?其实,所谓的商机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商机。消费者明显的物质或精神需求是人人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由明显的需求带来的商机往往十分巨大,但却总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从业者莫不兢兢业业,朝乾夕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一不小心被人家甩在后面。由此可以说,企业家们的成功是令人钦羡的,但企业家们为此付出的心血和艰辛,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出、承受得了的,赚钱确是不容易的事。

    但也有一些人钱赚得很轻松,几乎在市场还不存在什么竞争的时候,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捞了个盆满钵盈。而究其原因,这些人所抓住的,实际上就是那种潜在的商机。消费者有些需求是他自己也意识不到的,由于并不明显,市场一向对这些需求有所忽视——形成这种情形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是属于习俗的、生活的习惯使人们意识不到某些潜在的需求,只有当人们发现因某种产品带来的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使生活更加舒适更加优越后,他们才会明显地形成需求。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有时是需要生产者积极去诱导、去栽培的。在制造市场需求上,温商有着自己独特的天分。

    唐海原是温州一家小厂子的推销员。一次唐海要出差去北京,朋友托他买一本电视机维修方面的书,说是在网上看到的。朋友是专搞家电维修的,说那本书很好,很适用,可找遍了周边几个县和市的书店都没有。

    唐海到北京后去了著名的王府井书店。书店一、二层是工具书和文学艺术类书籍,三楼是专卖科技专业类图书的。当唐海走上三楼时,发现那里的顾客特别多。唐海当时想,现在喜欢科技的人、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就是多了。东找西找,唐海终于找到了朋友要的那本书。后来,唐海的厂子突然宣布破产,唐海夫妇双双下岗失业了。无意间遇到了那位修家电的朋友,那位朋友说:“你不如开个书店,你不是说科技书好卖吗?”

    唐海早知道,县城里除了一家新华书店外,还有几家个体书店,他们卖的大多是学生读物和一些时尚杂志。何不开一家实用性的科技书店呢?不久,唐海的书店开张了,除了少量的文艺读物外,绝大部分都是各种科技方面的书籍。可县城毕竟只有那么大,人口就十来万,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唐海的书店生意并不好。正在唐海愁眉苦脸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农民模样的人进了书店,而且一下子就挑了一大摞书,足有一二十本。唐海好奇,细翻那人挑的书:有实用菌栽培技术的,有农业病虫害防治的,还有大棚种植的、鸡鸭瘟病防治的……那人说,他现在最需要这些书籍。

    需求就是市场,根据这个信息,精明的唐海下次进货时特意进了许多农村方面的书籍。但销售情况却不像想象的那么好,唐海有点泄气了。

    幸好那段时间,县里搞文化三下乡活动,其中一项就是送图书送科技下乡,政府号召县城各书店下乡推销图书。第一天,唐海运了一千册图书下乡。让唐海兴奋的是,在几家书摊中,唯有他的书摊一摆上便围满了赶集的农民。半天下来,唐海带去的上千册图书便销售一空。接下来的几次下乡,都是同样的情形。后来,唐海一调查,全县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温州人商道简介 >温州人商道目录 > 商道58 发掘潜在需求,创造宝贵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