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铁杵磨成针与穷人变富翁,需要的条件一样
    财富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赚钱的过程往往需要你有更大忍耐力。

    1984年,方培林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私人钱庄——方兴钱庄,这个钱庄自从他成立以后,一直处于“潜伏”状态。“地下钱庄”登不上大雅之堂,他也被认为是一个“玩钱”的人。为此,方培林经常开玩笑说:“我会‘玩钱’,那一点不假,但我研究过,都是合法合规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的商业逐渐兴盛起来。温州很多个体户每天都需要把当天收取的钞票存进银行,或者进货缺资金业需要随时到银行去取。这时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一旦银行下班,这些商人就不得不等到第二天,这往往会耽误很多事情。看到这种情况,方培林意识到银行已经不能满足商业往来的要求。当时,方培林在一家国营医院当会计,于是,他就向有关部门上报了申请材料,希望能够成立一个为特殊人群提供接待服务的金融机构。要知道,在当时金融银行属于国家重点控制的领域。方培林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幸运的是,温州正好是国家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区。因此,方培林的申请审批并没有费很大的功夫。1984年9月29日,“方兴钱庄”正式开张。“以高利率吸收资金,再以更高的利率借出,则可赚取利差”。从那以后的5年时间里,方培林从钱庄中获得的纯利润达到了100万。

    1989年,在方培林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主动要求注销钱庄。理由是政策风险。当时很多农村信用社进入县城,对他的钱庄造成了极大压力。金融毕竟是国家控制的重点领域,银行业开始上门来查封,他就意识到自己这支“非正规军”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从那时起,他的钱庄就转入了地下。

    2010年,国家颁布了新36条,鼓励民资进入金融行业,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这时在地下存在多年的民间金融终于看到了一线阳光。此时,距方培林创办钱庄已经26年了。从关闭自己钱庄的那一刻起,方培林已经蛰伏了将近20年。

    “等了26年,终于打开民间金融的一扇窗”,这是方培林在2010年发出的最大的感慨。一个人的成功需要顽强的毅力,坚持和等待。经过26年的等待,方培林的地下钱庄终于浮出了水面。

    对温州人的迅速崛起,有的人感叹,有的人惊诧,还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地方,短短的几十年间就能创造如此惊人的财富?为什么这些普通百姓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打造出众多的商业名牌?对于这些疑问或猜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温州人具有惊人的耐心和毅力。

    要想在商场上打造出一片天地,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如果你没有毅力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前功尽弃。温州人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在长期的商途中克服重重困难,磨练着自己的承受压力,寻找着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靠的就是顽强的毅力。

    1978年,高中毕业的周晓光刚满17岁,便挑着货郎担,载着全家人的梦想,拿着母亲借来的几十元踏上了火车,开始了自己的“跑码头”生涯。她的目的很明确:挑着担子去全国各地卖绣花样。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她每天挤火车、赶汽车。白天摆地摊,晚上赶路。因为每天需要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为了节省时间,她时刻都随身携带一本中国地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靠着惊人的毅力,周晓光坚持了6年。这些年间,她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一次,她在东北卖绣花样的时候,看到东北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凭着女人的敏感,就一举选定了今后的经营方向。1985年,她与同样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结婚。婚后,她结束了自己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简介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目录 > 铁杵磨成针与穷人变富翁,需要的条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