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2)雷达:《长篇小说笔记之十—〈白银谷〉》,《小说评论》,2002年第1期
(3)吴培显:《英雄主义、人道主义、文化人格主义》,《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4)克罗齐:《历史的理论和实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页
(5)白烨:《生活流、文化病、平民意识——刘震云论》,《文艺争鸣》,1992年第2期
(6)陈志红:《永远的寻求:一代人的精神历程》,《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
(7)托多罗夫:《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8)徐珊:《家族女性命运的悲歌》,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9)徐民和:《一生心血即此书》,《延河》,1978年10月号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2页
(11)欧阳山:《谈三家巷》,《羊城晚报》,1995年12月5日
(12)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小说评论》,1993年第1期
(13)王朝文:《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50页
(14)马克思:《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44、145页
(1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页
(16)(17)谢有顺:《身体修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3页
(18)赵瑕秋:《郭沫若的悲剧观与西方悲剧理想之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9)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10页
(20)(21)杨经建:《90年代家族小说的悲剧性审美基调》,《小说评论》,2001年第5期
(22)戴锦华:《自我缠绕的迷幻花园》,《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