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节 当代文本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不同表现
论,在不断地解剖自我与社会。这在整个八十年代的文学中是难得的,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深度。

    而在整个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中,老作家巴金在《随想录》中塑造了一个忏悔的知识分子形象。这是极为难得的,虽然巴金的忏悔仅限于“说真话”,还缺乏足够的理性深度,但是这种忏悔意识在整个现当代文学中是弥足珍贵的。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智慧”和“计谋”一直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道德,对文化的反思则极为缺乏。文化的反思来自于二十世纪开始的启蒙精神。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能看到“我”的觉醒。这种觉醒也可算是一种文化的忏悔,是对五千年古典精神的一次反思。在“伤痕文学”和“寻根文学”中,主人公总是带有某种程度的忏悔精神,也可以说是反思精神,但真正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进行灵魂拷问的作品还要算巴金的《随想录》。

    3、自由知识分子的痛苦、孤独

    如果说北岛、张贤亮、巴金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与主流话语特别是主流政治话语相接近和一致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所卫护的仍然是“五四”以来的启蒙精神和集体信仰,他们的诘问、反思以及忏悔仍然在“祖国”、“人民”、“唯物主义”等宏大主题下的话,那么,海子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与这些宏大主题相矛盾、痛苦、最后分离,终又在文化沙漠中孤独而绝望地跋涉的自由知识分子形象。

    在经过反思、寻根和忏悔后,海子已经不满足于这些,他的世界已经超越时代、政治、文化。他要创造一种中国人的史诗,要为中国人寻找一种新的精神依靠。在长诗《传说——献给中国大地上为史诗而努力的人们》中,他写道:“在隐隐约约的远方,有我们的源头,大鹏鸟和腥日白光……对着这块千百年来始终沉默的天空,我们不回答,只生活。这是老老实实的、悠长的生活……但现在我不能。那些民间主题无数次在梦中凸现。为你们的生存作证,是他的义务,是诗的良心……让一切人成为一切人的同时代人,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史诗是一种明澈的客观……就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就从这里开始吧。”

    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诗人同样面对的是宏大的主题,但是,他的歌唱已与此前的诗人不同:“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和所以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将牢底坐穿”“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海子在他的文章中曾经表示,他不满于做一个诗人,他要做的是一个哲人,一个可以给人类的信仰带来新的景象的伟大。于是,海子便有别于别的诗人,他在理性的高地孤独地呐喊,愤怒,甚至歌颂自我。

    于是,诗人越走越深,在长诗《太阳》一诗中,诗人借司仪(盲诗人)之口说道:“多少年之后我梦见自己在地狱作王”“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我还爱着。虽然我爱的是火/而不是人类这一堆灰烬/我爱的是魔鬼的火 太阳的火/对于无辜的人类 少女或王子/我全部蔑视或全部憎恨”。诗人是矛盾的,痛苦的。诗人借太阳王之口又说道:“我夺取了你们所有的一切。/我答应了王者们的请求。赦免了他们的死。/我把你们全部降为子民。/我决定独自度过一生。”诗人的跋涉是孤独的,绝望的。

    当诗人海子在完成这些诗作后自杀时,这些诗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却活了。如果我们在屈原的诗中看到的是一个向天询问终极价值而绝望的抒情主人公,那么,在海子的诗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被终极价值折磨而绝望、决绝的抒情主人公。由此可以看到,在集体信仰产生危机时,自由知识分子是如何孤独、绝望地突围。

    4、知识分子的溃败

    旧的信仰在危机中,而新的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简介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目录 > 第三节 当代文本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