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为什么海归之路越走越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和待遇。直到今天,海归已经远不如过去那样如日中天,不可一世,但还是受到国人敲锣打鼓相迎,鲜花美酒伺候。

    由于国家人才政策向海归整体倾斜,海归大军日益膨胀,海归质量自然下滑,海归逐渐形成备受宠爱和争议的国内一族,荣辱一生。

    过多的溺爱和宽容使得一些海归迷失了方向,漫天要价,有恃无恐,凌驾于国人之上,也给一些海归可乘之机,学会了国内学术界潜隐的走穴敛财,不认真做事,不兑现自己的承诺,白白辜负了政府和人民的苦恋之情、爱戴之心。

    当然,成功的海归大有人在,学术和德行一流的也不少,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鲜明特点,全身心投入祖国大业,而不是双向游走,投机敛财。

    中国的大手笔海归政策不是不好,而是需要调整。

    从经济上刺激海归的政策长期难以维系,其方向正在逐渐偏离航道,副作用不小,面临触礁。而从道义上激励海归报效祖国,将更加坚定海归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更能帮助海归第二次创业,放下身段,提前适应国内激烈竞争的大环境。

    多少年来,被中国社会竞相热捧,并长期赋予特殊待遇的海归是不是绝对地等同于国家急需的人才,作为海归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度和对科学研究的务实性,海归政策是否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代之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刺激为辅,却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

    在中美两个大国博弈的狭缝中辗转求利十分危险,脚踏两只船更易使海归漂浮不定,无从建树。直至越来越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最后落荒而逃,导致国家整体的人才政策和具体的个人期盼遭遇意想不到的冲击。

    旁观者清。

    之所以大胆地将海归群体和海归个人区别开来,是因为社会大众对海归的整体印象已大不如前,甚至极为反感。究其原因,海归群体鱼龙混杂,他们中间既有价值连城、鞠躬尽瘁的国家栋梁,也有天涯海角、好高骛远的失业游民,还有混吃混喝、伺机行骗的投机客。

    如今国门敞开,出国如流水,政府和人民没有必要将大批量的海外人士与本土人才泾渭分明地区别开来,也没有必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金集结和赏赐那些双向敛财的滑头海归。

    攸关国家利益的的尖端技术和学术研究项目,能在中美两个对峙的大国之间畅通无阻地找到平衡点令人生疑,从任何角度讲都是极为困难的。至少,美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将秉持坚决反对、甚至阻挠的立场,弄得不好诉诸法律,对薄公堂,那就麻烦了。要不就是什么瞒天过海、不着边际的忽悠项目。对两个壁垒分明的大国具有一个“忠诚度”,同样不可思议。他们有什么特许的分身术,可以在两个国家的核心知识产权领域顺利游走,在挑战性极强的科研工作中身肩两个重任、执行两个完全不同的使命。

    一心二用不是科学工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精力和资源各50%的配置更是学界唾弃的欺人之谈。要知道,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坐得住,坐得下来,不食人间烟火,赖得住寂寞,必须抵挡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和利益诱惑。

    双向海归做得到吗?

    这样一来,我看不出他们是在真正地为国效力,而是在政府的感召下,顶着海归的光环回国,出一把名,捞一茬利,然后一溜烟没影了。

    中国人的善良是出了名的,但善良也是会坏事的。中国鼓励一些海归人才自由地双向行走,两全其美,指望他们可以利用海外的平台和资源间接地为国家作贡献,也不顾及他们对所在国高薪聘请的职责如何尽心尽力。而事实上呢?那些所谓的海归在海外并不着美。因为没有一个名牌大学、政府机构和核心企业鼓励自己的员工海外兼职,背信弃义。弄得不好,鸡飞蛋打,不良纪录存档在所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简介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目录 > 第九章 为什么海归之路越走越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