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冯仑:行走江湖的说书人
  实际上,导致六君子作出这个英明决定的主要原因,还是冯仑获得的政策层面的信息。正当海南的泡沫经济烈火烹油之际,1992年年底,冯仑来北京和朋友聊天时得知一个消息,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即将出台文件。对政策极其敏感的冯仑下定决心,离开海南,“到更大的舞台上去折腾”。

    六君子从海南出发,分别去了北京、上海、深圳、南宁,其中,做得最成功的是北京万通。当时,潘石屹揣着5万元的考察经费来到北京。在朋友的引荐下,他先是结识了怀柔县主管经济的副书记,然后就百无聊赖地住在怀柔的龙山宾馆,等待机会的出现。

    命运眷顾了他。一天,潘石屹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听到旁边桌上的人提起,北京市给了怀柔县几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但是没人愿意做。

    在深圳待过的潘石屹敏锐地意识到:指标就意味着机会。他主动找到怀柔县体改办主任,问:“我们来做一个行不行?”主任说:“那当然好哇!可是现在恐怕有点儿来不及了,规定要准备6份材料,下星期就要报上去。”

    潘石屹马上联系冯仑,冯仑让他找北京市体改委的负责人通融一下。这位负责人是冯仑的熟人,痛快地说:“这是好事啊!以后的企业都要按公司的形式组建,你们愿意做,那就是积极支持改革,可以给你们宽限几天。”

    万事俱备,潘石屹打电话问冯仑,公司究竟做多大。冯仑有魄力,“咱们现在做事要往大了做,不能再小打小闹了,最好注册资本能上亿,这样的话,公司才有地位和影响力。你等等,我和王功权商量一下”。

    由于时间紧迫,潘石屹催问他到底做多大,冯仑想了想,说:“8这个数吉利,就注册8个亿吧!”

    注册资本8个亿的北京万通横空出世,凭借从任志强废纸篓里捡来的项目——万通新世界广场一炮打响。

    4、六君子分家

    万通新世界广场赚了几个亿,冯仑的信心极度膨胀,他要趁胜追击,继续扩大投资。第一个举措就是收购北京电影制片厂,连厂长都到万通上了半年的班,最后收购失败了。之后,万通相继收购了贵州航空公司、武汉国投、陕西证券,并成为民生银行的大股东。高峰时期,万通控制了70亿元的资产,触角已伸进房地产、通信、服装、商业、信息咨询、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地盘广及北京、海南、西安、沈阳、武汉等城市。

    按照冯仑的说法,“公司扩张后,全国十几个城市都有业务,如同梁山兄弟一样,我们走到哪里都不用带钱,一下车‘兄弟们’前呼后拥,异常风光”。但风光背后,六君子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冯仑想在各行各业、全国各地发展,而潘石屹就想在北京做房地产。并且,由于分居各地,大家的沟通自然就少了,大的沟通不畅,小的沟通就开始了。

    慢慢地,潘石屹、易小迪、王启富的观点开始一致;冯仑、王功权、刘军的观点开始趋同。冯仑是董事长、王功权是总裁,容易形成压倒性意见,但那边的潘石屹是北京万通总经理,北京万通最成功,资源最多,王启富急着用钱,不跟冯仑说,会直接到潘石屹那里要。

    分家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几个人从“以江湖的方式进入”——“座有序,利无别”到“以商人的方式退出”——好聚好散,分道扬镳了。在北京的一个茶馆里,冯仑对潘石屹说:“我会骂你三个月,骂完之后,我就会说你好话”;“你是总经理,你走了,还带上几个人走。我要是不骂你,我的正确性在哪儿?这里我就没法管了。”

    潘石屹点头同意。作为补偿,冯仑说:“你新做公司需要品牌,万通以前所做的无论多伟大的事情,你都可以说是你做的。”

    六君子分家之后,由冯仑继续掌控的万通陆续开发了万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房地产江湖简介 >房地产江湖目录 > 第五章 冯仑:行走江湖的说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