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四章 一家企业的文化苦旅
    这种制度性的缺陷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初中之前就给班里的学生每个礼拜、每个学期做排名,经常考试,这很残忍,幼小的孩子们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就要开始面对成人世界的失败。

    周成建每次向外人介绍这个博物馆的时候总会说:“当我们目睹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快速地流失,其工艺濒临后继无人,服装从业者怎么能够熟视无睹?”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创新型人才。

    企业大学是扭转困局的手段,也是商业价值得以恒久发散的根基。

    这就是表述能力的培养前提。因为品牌跟市场营销密不可分,进而导致市场营销需要的表述技能和思辨能力应该不断习得,而不是等这些人进入社会以后,才通过残酷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牺牲人格和品德为前提的“竞底”)来习得。

    尤其是服装行业,一张报纸蕴含的元素将是所有行业都难以企及的力量。毕竟,作为中国人最认同的文化载体,报纸对于一家追寻文化根基的企业所具有的意义,远远超乎报纸本身的重量。

    他的愿景很简单,做最好的裁缝,而美邦则要成为最好的服装企业。在追寻的路上,这个坚不可摧的信念,在固化为一所实实在在的大学之时,未来就显得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哈罗德·罗森堡《荒野之死》

    2003年8月,周成建到英国剑桥大学参加一个学术论坛,会议期间,他和老师借了一辆车开始自助游。他的目的地很明确,就是那些年代久远的庄园和博物馆。结果,十多天过去以后,他发现这些地方陈列的许多文物都来自中国。这是一个早就被所有中国人深知的历史事实,但当周成建亲眼看到这些“中国制造”的文物陈列在异国他乡的时候,一种复杂的感情迅速击中了自己。

    他有了一个念头,服饰文化同样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作为一名裁缝、一名服装业的拓荒者,保护这些依然在被人们遗忘的服饰文化是如此迫切。一回国,他就召集公司高层,建议筹建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我们需要一块文化的土地,否则我们的百年战略就是无本之木。”

    企业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觉醒的,唯有如此,文化和品牌所蕴含的无形却最为坚实的价值才能转变为正确、有效的逻辑。这一切,都意味着商业的巨大上层建筑空间——价值。

    对于美特斯邦威这样的公司来说,仅仅靠企业家个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集体的学习能力,才是企业创新精神的不竭源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对于企业,文化的习得可能需要更长久的渗入式强化。

    历经长达十年的学习和发展,美邦终于在这年发生巨变:一场脱胎换骨的转型运动席卷而来。2004年10月,公司在杭州开设了5000平米的当时中国最大的单品牌服装专卖店,并在10月1日创下单日销售85万元的全系统历史最佳成绩。同年,正式确定了美特斯邦威的愿景和使命,并明确定位18到25岁的青年为美特斯邦威品牌的核心消费者。

    周成建对企业文化的这种尝试,实质上是身为企业家,出于对企业愿景的长远考虑。专注于此的研究者曾说,“财富不能创造文化,文化却能创造财富”。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是文化的竞争。而知识经济从更全面的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日趋激烈的前提下,文化在企业竞争、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事实上,民企办报是瓯商在改革进程中摸索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企业文化培植渠道。在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的文件中也有对企业报功能的规定:“指导企业生产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民大品牌·美邦十五年简介 >国民大品牌·美邦十五年目录 > 第十四章 一家企业的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