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师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展望
业规模将保持增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预计到202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将突破4000万吨,占全球总加工量的40%。
趋势6: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
潜力最大的是文化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层结合。未来10年,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将快速融合,形成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范式——文化创意经济。文化和创意元素的融入将提升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也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今后10年将是中国文化消费高度繁荣的10年。传统文化产业在升级的同时,将加速向其他产业渗透。文化和创意将大规模地作用于旅游业、制造业甚至农业等,全面催生以传统文化产业为基础的文化创意经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趋势7:网络生活进入物联网阶段。
“物联网”将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人性化、智能化的新时代。近来“物联网”这三个字开始迅速走红。股市每天一堆所谓的物联概念股票往涨停板上封,想不红也不行。
未来10年,“物联网”这个高科技名词将由概念逐步走向大规模应用,掀起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通过感应器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形成普遍连接的互联网络,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神奇整合。借助物联网,人类能够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全新的网络新体验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趋势8: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
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未来10年,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善,将对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粮食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人口总量增加。到202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4.1亿左右,粮食工业和出口需求在政策调控下有望保持相对稳定,粮食需求的增长将在10%左右,需求刚性较强。
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供应至关重要,而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10年中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但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大幅增产的难度加大,中国粮食中长期仍处于不平衡状态。
趋势9: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
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提升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份额和地位。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基本完成从“新兴加转轨”向成熟市场的过渡,初步形成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
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大大拓展,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层次更为丰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展、提升,成为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际化资本市场。
未来10年,上海将跻身于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市场种类比较完备的金融中心,形成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OtC衍生品、产权交易等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创业板主战场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将给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注入生机。
2020年,沪深市场市值将达到80万亿~100万亿元人民币,较目前翻两番,上市公司数量有望从目前的1638家增加到5000家。
未来10年,外国企业和投资者将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两年之内,外国企业很可能有望获准在国内上市融资。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左右,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同时更多优秀的外国企业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