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寻觅中的“麻衣相士”
场开始赢利,连续赔了2年的马来西亚市场开始赢利,连续赔了8年左右的中国港台市场开始赢利。到1993年,熊晓鸽无可争议地成为IDG的亚太区总裁。

    在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随着IDG越来越注重开发中国市场,麦戈文决定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事务进行一次总体研究。

    当时IDG负责亚洲事务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驻中国香港的总经理,主要负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还有一个是美国人,住在中国台湾,是亚洲地区的总负责人。麦戈文在考察完后,让熊晓鸽和这两个负责人各写一个方案交给他。

    1992年12月中旬,没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熊晓鸽又一次咬紧牙关,开始努力。他准备了很多材料,也为此放弃了圣诞休息和新年休假。熊晓鸽一直记得1993年的元旦,他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度过的。那天他在办公室里写着报告,而楼下是欢度新年的热闹人群。熊晓鸽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这么努力,一定能够写好!”

    1993年1月3日,熊晓鸽将一份新颖独特的企划案放到了麦戈文的办公桌上。随后,他跑去纽约好好地放松了一下。到1月6日,熊晓鸽再次见到麦戈文时,后者告诉他:“你的方案很好,我们就照你的办。”熊晓鸽很高兴,不过他还想看看另外两个负责人的方案,好学习一下。结果,麦戈文哈哈大笑,他告诉熊晓鸽,那两个人正忙着度假,企划案都还没交过来。

    勤奋与刻苦,让熊晓鸽深得麦戈文的信任。麦戈文开始交给熊晓鸽更多的资金,由熊晓鸽决定在亚太地区所有的投资项目,无须向任何经理请示。

    麦戈文的信任,让熊晓鸽备受鼓舞,他说:“当时麦戈文先生比较支持我,但部分给风险基金投资的投资人,他们会有担心。我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经验,仅仅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拿着几页计划书管理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有种白日做梦的感觉。”

    麦戈文的信任源自他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经过1992年底的详细考察,麦戈文决定开始大规模投资中国市场。

    1993年1月,麦戈文出1000万美元,上海科委出1000万美元,IDG与上海科委合资成立了上海太平洋技术基金。熊晓鸽任总经理,中方的董事长则是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

    1993年6月,IDG上海基金工商注册成功,这也是IDG的第一个中国基金。有了第一个合资模式,熊晓鸽又分别和北京科委、广州科委签订协议。这一年,IDG一共成立了3家基金管理公司。

    1993年,IDG中国基金正式成立。此时,团队的建设迫在眉睫。

    当时,麦戈文请了一家英国老牌风险投资公司的高级人员来中国考察。从深圳入境,到北京、上海转了一圈,结论是:找不到管理团队。这些专家们的选人标准是:必须有10年以上管理基金的经验,读过类似于哈佛、斯坦福这样名校的MBA,年龄在35~45岁之间。

    熊晓鸽听后,想:这在中国哪儿也找不到。于是,他建议专家们先从“低成本、低姿态”做起,但专家们给他的答复是:“对不起,也许10年以后可以,但现在投资人不可能把钱给你们。”

    最初,熊晓鸽也帮着麦戈文在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到处面试找人,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懂点风投的不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不懂风投,更别说有“10年投资经验”的人了。熊晓鸽仍然坚持自己“小成本慢慢玩”的看法,麦戈文干脆完全放权,让熊晓鸽自己去“拉队伍”。

    突然从媒体出版到风险投资,熊晓鸽也“感觉这事有点不靠谱”。对于VC这个新角色,熊晓鸽还是有些心虚。毕竟自己一直学的是文科专业,对技术不懂,而风险投资接触的多是高科技产业。想到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简介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目录 > 第三章 寻觅中的“麻衣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