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潮叩温州
顿饭,最少都要付出数十万美元。
这一年,被当作天方夜谭而在亿万股民间广泛传播的事件至少有以下两则: 一家名为杭萧钢构的企业股价由2元多暴涨至30多元,市值由7个多亿元暴增到70多亿元,两个月创造的市值相当于过去13年的10倍。而其上涨缘由竟是“重孙”公司的虚假订单。
一位平庸的前证券咨询人员在网络上出卖“内幕消息”,众多散户甘愿为此付费,少则3000,多则3万。此人由此非法获利700多万元。人们看到“股指飞涨,市盈飙升”,很少有人意识到,股市的背后是监管的真空和操纵的不规范。某些经济学家们站出来警告:“泡沫正在形成”。被财富冲昏头脑的人们已经停不下脚步,何况“股改基本完成”,“经济形势那么好”,股市没有理由“不上涨”。
同样“上涨”的物价也促使更多人进入股市。涨价先从猪肉开始,一度暴涨56%,大米、面粉与食用油价格一路飙升,出现“两位数上涨”。普通城市家庭每月用于食物方面的开销要比一年前多出两三百块,这正是“推高CPI的罪魁祸首”。
对此,标准官方用语是: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学术界的观点相对直接: 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全面通胀的迹象已经出现。恐惧和不安最终迫使更多的人把钱投入股市,股热最终演变成一场货币保值战。
2007年4月的最后一天,108万新散户进场;5月8日,又有42万人投身股市。中国股民数量达到9400万,全民炒股时代正式到来。数月后,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人民日报》上出现警告文章,与11年前重挫股价的那篇社论相比,不难发现,这次“话说得更重”。只是成长于顺风顺水年代的人们看不懂“政治信号灯”,正是他们,把股市推向高潮。
温州,民营企业上市潮顺势而为。
8月16日,报喜鸟在深交所上市。至此,温州企业中已有5家上市公司,还有30多家企业摩拳擦掌。而专门为中小企业上市做背后推手的投资公司在温州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富翁云集的温州民间也是卧虎藏龙。一家国字号银行专门推出温州商人卡。持卡人享有优惠股票买卖佣金、赠送保险、免费洗车等项目。一向自认高贵的国际奢侈品牌也走下神坛,向温州大佬们示好。有数据显示: 中国富人购买奢侈品的金额达到30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市场份额的12%。而11月份出炉的中国最牛百强散户,温州股民王建波位列第26位。关于他的故事,流传版本很多,但都指出,他正是从此番牛市中赚得钵满盆满。
日后看来,对于那些把钱投入股市而不是选择存进银行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比幸运的年份。低开高走的股市让许多人大发横财。人们切身体会到财富增加的快感,以至于多年后,许多人仍对此心怀向往。
喜欢“马后炮”的媒体会说,这一年,只要炒股就能赚钱。但不可否认,这一年的辉煌属于富人。借助股市狂飙,他们名下的资产扩充数倍,以致富豪评选的门槛水涨船高: 前一年,中国最富者的身价是270亿;一年后,这个数字只能排到第16位。一份南方刊物在回顾这一年时沉重地写道: 从来没有哪一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财富数字获得了如此惊人的爆炸性增长,也从来没有哪一年房地产商们的集体上榜如此令人目眩。
文字暗示出富者的风光、荣耀与不可一世,也婉转地揭示了股市、楼市的火暴与普通人的无奈。房价高企,异样的繁荣面前,不少人望而却步。安徽滁州的乡镇上,农民们自建起现代化的住宅楼,除自住,兼卖给在城市买不起房的人,大受欢迎。这种房产开发模式从长三角的小城镇被国有企业搬到北京郊区,盛行一时。为了区别产权房,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