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1章
道。</p>

    “还是你不了解其中详情,你可知这一千多考生中,每年出自山南东道的人数约莫在十人左右,通常还不到十人。”周明占说道。</p>

    许天倒吸一口凉气,更惊讶了:“十人不到,这也太少了。”</p>

    真是太少了,参考的有上千人,出自本道的不到十人,比例大约百分之一不到,怪不得这么难。</p>

    “我大唐应该不超过五十道吧,为何本地的贡士这么少?”按平均计算,怎么也得有个二三十人吧。</p>

    “举贡人数是朝廷定下来的,至少上百年了,向来如此。长安洛阳两都及北方几道占去半数以上,其他地区自然就少,真比较下来,山南东道还不是最少的。</p>

    定襄城为上州,上州可举贡三人,也就是讲,襄州七县之地每年只能出乡贡三人而已。再加上州学县学的优异生徒,也仅多一番而已。”</p>

    此时许天大概理解了,这其中是明显的地区歧视啊。</p>

    北方尤其是长安洛阳两都本来文化教育水平就比较发达,现在给的指标也多,中进士的大头自然就被北方夺去了,其他地方自然少之又少。</p>

    这就像后世的几个直辖市,考上名牌大学的容易度是普通省份的十倍以上,这是制度问题,地域保护古今皆有啊。</p>

    “是我想的太简单了,知道的太少,没想到中进士这么难。”</p>

    “唉,进士及第就是如此之难,文才横溢而最终失意者不知凡几。诗才如杜甫,孟浩然等人也铩羽而归。</p>

    尤其是杜甫杜工部,早年屡次不中,最后还是间接依赖祖辈荫蔽靠着举荐入仕。”崔先生说道。</p>

    “那考明经是不是容易很多,不是有传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吗?”许天问道。</p>

    “明经虽不如进士及第贵重,但向来也是可取之选。明经取士人数相比进士要多两三番,但相应报考的人数也会多上一番,实际依然不易。</p>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是对北方几道而言。南方三四十岁能考上明经也不错了。”</p>

    这么一说,考明经的难度也是相当的大啊。</p>

    周明占此时说道:“我观进士之难,不仅在于科举考试。若是想顺利及第,科举考试仅为其一,还有二者不可或缺。</p>

    首先自身要有真才实学,且得年少成名,参加科举前就得首先名声在外,为众人所知。</p>

    其次出身的家族名气地位也极重要,门阀世家及高官子弟科举自然相对很容易及第,又或者在朝廷有公卿贵人提携照应。”</p>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大唐第一国师简介 >大唐第一国师目录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