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清池兵谏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作为统治者的蒋介石错误地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令“绝对不抵抗”,将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率领的西北军调到陕甘一带攻打红军,并多次拒绝了张、杨“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建议。
张学良、杨虎城受到共产党抗日救亡思想和全国抗日形势的感染,在“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为逼蒋抗日,毅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
1936年12月12日深夜,东北军在临潼开始了捉蒋行动。事件亲历者、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记得,12月11日夜10时左右,他奉命来到金家巷张公馆。张学良对他说:“现在要你去请蒋委员长进城!绝对不能把他打死!”张学良已意识到这一“兵谏”之举倘若失败后果将会如何,对孙铭九说:“明天这个时候,说不定我和你不能再见面了。你死,我死,说不定了。”
午夜,东北军、西北军展开了联合行动:张学良的东北军负责前往临潼扣蒋,杨虎城的西北军则负责扣押蒋介石在西安城内的军政大员。张学良任命东北军第一〇五师师长刘多荃为总指挥。东北军又分内外线:外线在华清池四周警戒,防止蒋介石的卫队武装突围;内线则由孙铭九、白风翔、刘桂五以及张学良卫队第一营营长王玉瓒,深入华清池,执行扣蒋任务。内线由第一〇五师第二旅旅长唐君尧指挥。
执行任务前,部队事先摸清了蒋介石卫队的兵力:院内约30人,院外禹王庙附近有40人左右(后来才知有70人左右)。王玉瓒率领的一营负责解决禹王庙的宪兵。孙铭九手下的连长王协一率50人乘一辆卡车,首先出现在华清池大门前。门卫拦车,王协一的卡车仍往里进。门卫开枪了,打破了黑夜的宁静。王协一指挥士兵下车还击,双方激烈枪战。这时,孙铭九的卡车到达,车上也有50多人。在混战中,孙铭九率部冲过大门。二道门的火力甚猛,因为蒋介石的卫队听见枪声,火速起床加入了战斗。
孙铭九绕过二道门前密集的弹雨,和连长王协一闯入蒋介石的卧室。人去房空!桌子上放着蒋介石的军帽、皮包以及假牙,衣架上挂着大衣。孙铭九用手一摸被窝,还是热的,表明蒋介石刚刚逃走。床边的一扇窗开着,蒋介石可能由此越窗而逃。听说蒋介石逃了,大家开始分头搜索。刘多荃师长在华清池门口接通了张学良的电话,向他报告了蒋介石逃跑的消息。这时,孙铭九前来报告,说一名士兵在后山墙下发现一只鞋子,表明蒋介石可能翻过墙头上山去了。“搜山!”刘多荃下了命令。
东北军开始沿着骊山西北麓搜山。此时,东北军的士兵们才从长官那里得知,搜山是为了搜蒋委员长,并且绝对不许伤害蒋委员长,明白了此次行动的真正目的。士兵们被告知谁活捉蒋委员长赏钱1万元,纷纷踊跃搜山。在半山腰,二营八连班长陈思孝抓住一个蒋介石侍卫。孙铭九闻讯疾步赶了上去。那侍卫在寒风中哆嗦着,但不肯讲出蒋介石在哪里。事后才知道,此人是蒋介石的贴身侍卫、蒋介石的侄子蒋孝镇。
孙铭九用手枪对着蒋孝镇的脑袋,逼问蒋委员长在哪里。蒋孝镇不肯讲,但下意识地朝山上看了一眼。孙铭九敏锐地察觉了,就指挥士兵朝蒋孝镇眼睛所看的方向追去。没多久,陈思孝在前面大喊:“报告营长,委员长在这里呢!”孙铭九飞步奔去,只见蒋介石从一个山洞里出来,正扶着洞口的岩石站着。此时,天色已经微明。
蒋介石光着脚,光着头,灰白短发,上身穿一件古铜色绸袍,下身穿一件白色睡裤,颤巍巍地立在朔风之中。事后才知道,是蒋孝镇背着他上山,躲在山洞中的。
此时的蒋介石并不知道突袭华清池行辕的是什么部队——他最担心的是红军发动袭击,于是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孙铭九答道:“是东北军!”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