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红颜薄命
要亮的时候,没有声音了。我在迷迷糊糊中睡了一哈儿,就醒了……”
仲秋突然感到有些恶心,觉得这个讲话的人神经不正常,至少心里有一些阴暗,有好听壁角之嫌,心里荡起一波冷笑。
那人继续说着:“由于没有睡好,双眼涩得厉害,就躺在床上看天花板。楼上走动,弄得楼板响,为了遮灰尘,去年秋天,我用白纸把屋顶上那楼板全糊了,白净净的,一点迹印都看得到……”
仲秋真想挂断电话,但又觉得不妥,人家是对报社的信任,对自己的信任。也许是个神经病人,在说他的癔想。但不管是什么,都只有耐心地听下去了。不少名记的体会中就有坚持接听各色人等的报料。从这些报料中,有时是会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的。在美国,有的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就是这样得到的。前年他的一篇文章得了个市里的一等奖,就是一个民工打电话提供的。等他说吧,他左手的抹布在办公桌上抹着。对方可能感觉到什么,问,“仲记者?”
“呃。”
“你在听?”
“我在听。你说。”
“你猜我在楼顶上看见了什么?”
“不知道。”
“在我头顶的左上方的白纸上有一团中碗那么大的湿的痕迹。我仔细一看,是红的。我吃惊了,未必是血?我翻身下床,对正在弄早饭的老婆说,你来看,那是不是血?她仔细看了看,说,是。我吓了一跳。血?未必上面出人命了?再一看,那血印扩大了,有大碗那样大了。我拉起老婆就跑上楼去。敲了好多次门,里面没有响声。我急了,一脚把门踢开了。冲进去一看,屋里有点乱,那女的斜躺在沙发上,左手颈处血一滴滴地流着……”
仲秋的职业敏感忽地升起:“真的?”
“这种事情,我能乱说?”那人大概是在对他旁边的人说什么,完了着急地说,“算了,信不信由你……”
仲秋打断了他:“人呢?”
“还好,我老婆是医生,她抢救去了。我就给急救中心打电话,然后就给你打。”
“啊!”仲秋想了想,这也是近几年来屡见不鲜的新闻了。不过,自传媒业诞生以来,火灾、车祸、地震、洪灾、抢劫、强xx……都是记者此不疲地追逐报道的焦点。从来没有因为过去报道过,现在就不报道了。这位读者提供的材料是个新闻。如果他没有加油添醋,那么那女人的婚姻或者爱情或者心路历程应是这篇文章的亮点,自杀只是个新闻由头。他很快清理了头绪,决定不放过这个热心读者提供的新闻:“我马上来。”
“我等你。”
仲秋突然想起,他在什么地方?赶紧对着送话器大声说:“喂!你还没有告诉我在什么地方?”
“对。差点忘了。我们在中山路牛角巷八十八号附五号。老式的红砖木楼房。”他在那头又加了一句,“我姓高。”
仲秋急如星火地赶到牛角巷口,一辆依维柯头朝外,屁股向内,把巷子塞得满满的。车顶上的红灯还在转着。肯定是刚才自己主动让的那辆依维柯,没想到朝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他只好下车,把摩托车从车身与墙壁的缝隙中推了过去,然后再骑上车,用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的速度前进着。走了不一会儿,巷道里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估计快到了。这些人,十有八九是看热闹的。人说,两只鸡打架,市民都要看半天,何况这种事?这些年,他见到的这种情况多了,记者、警察一到,人们七嘴八舌给你说个没完。他飞腿下车,把车靠在左边电线杆和墙之间,就朝出事地点跑去。刚跑拢,一个担架就抬着一条鹅黄色毛巾被盖着的女人出来了。他只看见那人长长的头发垂在担架外边。围着的人群急忙闪开了道。
摩托车在人缝中穿行,那速度还不如大步行走来得快。他在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