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采访手记
福州,人称有福之地。
1851年,一个叫查斯塔斯杜列图的美国传教士来到了中国最南端的这个城市,在此居住了14年。在福州期间,他以人类学家的眼光,异常细微地观察和记录了这个东方城市的方方面面,并在香港的《中国邮报》以《中国札记》为题予以连载发表。
在谈到福州的城市建设时,这位传教士这样写道:
福州城内有三座小山,两座在南,一座在北,所以在书面语中都叫做三山。福州到处都生长着榕树,由此福州也榕城。
福州城内外的街道狭窄而肮脏,与西方相比,只有中等人行道的宽度。某些主要街道之窄连两顶轿子也不能同时通过,一顶轿子要停下来等另一顶轿子通过。店铺要占街道的一部分,摆放一英尺多的活动招牌,使街道越来越窄。商店、行家的屋檐都尽量伸展出去,下雨时,雨水便流到街心。屋檐不装檐槽,遇到大雨,就是打伞走过街道,也难免不成落汤鸡,浑身湿透。
福州店铺后面及两侧都设有玻璃。店铺、房屋等门口,是用直立的活动门板,镶插在上下两块有槽沟的木条上,门板上都标有号码,以便装卸。晚上装上门板从里面闩扣,早上取下,可以采光。遇到刮风下雨天气,风就会把雨吹进屋内。严寒天气,店员和顾客都在寒风中发抖。朝街的商店,门前都用着4尺高的柜台。
街道用石板铺路。道路遇到斜坡,则修成阶梯或石级。因此,即使街道够宽,也无法使用车辆。货物家具等由苦力在街道上抬来抬去。100磅左右的东西,体积不大的话,则分成两半,绑在四五英尺长的扁担两头,由苦力用肩挑。挑的东西一前一后。不能横挑,如果横挑,就会占了整个街道,会妨碍对面来人。体积大而沉重的东西,就不能由一个人来挑,而用6英尺长的结实木棍,把东西吊在当中,两头由两个人用肩抬。沉重的东西,用同样的方式由8人、16人或更多人来抬。有时也用肩扛背负来运东西……
美国传教士大致勾勒出的历史上的福州浮现在我们的面前,随着他的叙述,我们的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多是港台片里诸如林则徐、方世玉等人生活年代的背景:低矮的店铺,哗哗作响的幌子,青石板路,拥挤的街道,身后拖着长辫的人流……这就是历史上的福州吗?
一个悬浮在悠远历史云空中的福州。
记得著名诗人舒婷也写过福州,因为年代久远,记忆已经模糊。但笔者仍断断续续忆起几个零星的内容,大意是说,福州三面环山,生在盆地内,因风吹不进来,夏日溽热难耐云云……
这就是笔者去福州之前的对福州的两种印象。
因此,当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梅良介绍福州内河饮水工程的必要性时,笔者立时就想起了这个有福之州的尴尬。
福州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滨江吻海,内河纵横交织,市区共有42条内河,总长度达99.3公里,东西交织成网、南北井井有条。福州的内河形成年代久远,据史学家考证,由于新构造运动,至中更新世闽江的河谷开始下沉,周围的山地继续上升。到了全新世时,福州盆地下沉大约37米,那时福州一带还是海湾。大约至今五六千年前,海面趋于稳定并开始下降,待至1800年前,海面接近于现代海面的高度,海岸渐渐退至现在的位置,而福州盆地则浮出水面。
汉时,福州还是个半岛。宋人梁克家言,今福州市的澳桥,无诸时四面皆江水,此如屋奥,是个舟楫所赴的地方。后来,水面下降,水下沙洲纷纷出露,就形成宽浅不等的港汊,以后数代修浚河道,渐渐成为今日内河景象。
只是近代以来,内河岁月浸久,填淤殆尽,加上工业污染,居民常向河中倾倒垃圾,排泄秽物,于是这个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