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社会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以金钱为主体的交换方式,有偿服务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纽带。而雷锋车的存在,反而被视为另类和不正常。在这样的情势下,陈叶俊的选择较之过去就显得悲壮得多。

    一个姑娘家,而且是一个漂亮姑娘,拉着半新不旧的破三轮车(别的姑娘鼻子上架着墨镜,开着锃光瓦亮的流线型跑车,那派、那爽,那才是都市现代女郎?,不仅如此,还要与那些个体车主争夺旅客,还要扯着嗓子喊:下车的旅客,我们是新浦汽车站学雷锋小组,请把行李放在我们车上。陈叶俊初次喊时嗓子细细的,她本来想用很大很大的声音喊出来的,她想把声音像一条长长的红丝线,从广场这头甩到广场那头,让那些跟她争的向别人要钱的主儿都住了口,让那些旅客顺着她的红丝线直牵到她的跟前,谁知那声音就是不听话,她眼看着那红丝线软软的飘飘的,仅飞了四五米就落到了地上,像弯弯曲曲的一条蛇盘在那里。这不争气的声音不但没引来旅客,反而引来广场上一阵哄笑。这哄笑声反而刺激了倔强的陈叶俊,她不服输的性格点燃了她的激情,于是这一次,她的嗓子又尖又亮,几乎是一字一顿吼出雷锋车三个字的。在黑夜里,陈叶俊终于喊出了她想要的声音,这声音把有偿服务的结构动摇了,把人们曾经丢失的东西找回来了,把曾经麻木的情感复苏了雷锋车组的服务员们终于为雷锋车争得了一席之地。这一席之地的争夺,实际上从肖彦人组时就开始了。肖彦人组时是1984年,那时私营经济就已经活跃起来,有人就开始对雷锋车风言风语,但大的动作他们还不敢。到了崔梅和藤士花的时候,就公开抢生意了。而到了陈叶俊这一段,正是有偿服务占上风的时候,虽然有雷锋车抗争,但被人认为只是一种思想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的争夺,雷锋车是一面旗帜,是一个标志,是雷锋时期的代表作,也是一个时代的遗产。但雷锋车到底是风中的旗帜,它在现实世界的声音,总会在雷锋车手的心中回响。

    这些事情李保英、朱秀兰她们没有遭遇过。

    然而,肖彦、徐梅、藤士花、陈叶俊她们都遭遇到了。

    雷锋车和谁争位置?和私人车主、和下岗职工、和生活困难者。有时这种争夺甚至很激烈,这些人骂她们是吃饱了撑的,他们说,你们端着公家的饭碗,有吃有喝,干吗还抢我们的生意?你们推雷锋车是为了信仰,为了捍卫雷锋这面大旗,我们是为了生存。我们一家老小老婆孩子眼睁睁指望我弄俩活命钱。你们是为了崇高,我们是为了生活,就是雷锋活着他也不能夺我们的饭碗呀,你们这样做未免太不人道了?

    市场经济中的雷锋车,在一种相当复杂的路面上颠簸。雷锋车手们需要理论上的支持。

    肖彦说:刚开始,那些私人车主们还有些怕我们,后来随着形势发展越来越强硬起来,他们有时会恼羞成怒大声叫骂我们,我们也不能和他们对骂,只能默默忍受。领导有时也来和我们一起挨骂。我们说这是在骂声中成长,在骂声中前进。我们的真实想法是雷锋车是几代人心血铸就的,是无私奉献的一面旗帜,它是我们汽车站的传家宝,也是我们连云港市的传家宝,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把它丢掉。但是,要说我们挨骂的时候仍然很高兴,很从容,也确实不是这样,我们心里也不好受……

    藤士花:心里不好受不仅仅为挨骂,还有那些蹬三轮的下岗工人、那些人的真正的生活处境。他们家庭确实困难。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心情很矛盾,在我们看来,我们是维护一种荣誉,为了一种信念。但它们看来是为了饭碗。荣誉、信念和饭碗哪个更重要?这样的权衡常常在我们心里造成波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雷锋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迷茫和考验。在雷锋车和个体车主及下岗工人之问发生争夺看似简单,实际隐含着重大的理论问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精神简介 >中国精神目录 >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