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千里之外
在市场大潮之下,陈哲希望将玉狮场原有的一切“原汁原味”地保留下去的梦想,显得苍白而脆弱。为了这个梦想,他离开了女儿,离开了母亲,离开了朋友,离开了钱。陈哲到底在追求什么呢?
陈哲的女儿陈雪在北京宣武区的一所区重点学校读高二。由于户口不在北京,高考时她要参加港台生的考试。接受采访时陈雪说,自己需要比其他同学付出几倍的努力。
陈哲经常出差,一去就是两三个月,回来没多久又走了。平日里父女之间就电话联系。
这个女孩比较懂事,一般不会去告诉爸爸自己出了什么事,怕他担心。有一次,她腿受伤,咬着牙自己去了医院。
陈哲说:这孩子在我心里头是一个根子,如果在山里接到她的电话,我会乱成一团,甚至十分内疚,什么事都不能面对。女儿在他心里头占有一种不可代替的地位。他说他出来没想过为什么要这样,但是他就觉得女儿很重要。陈哲很少管女儿,只是希望她能够健康,希望她有能力去面对未来的困难、挑战。他觉得自己最自豪的事就是,教会了女儿一种东西叫平和。他告诉女儿,前面有无限的风景,所有的东西都会在未来实现,不要着急去要,尽管有时会受委屈,但是只要健康就好。
陈哲有时候也会陪女儿上街,但是,大多时候不知道女儿需要什么。例如,他不知道女儿喜欢裙子还是牛仔裤,他不知道女儿需要什么样的参考书……想起这些,陈哲心里就会觉得咯噔一下,觉得很对不住女儿。
陈哲觉得,女儿在这样的有得有失的环境中长大,应该会形成自己的一套得失观念,但愿她能和自己一样。
问起陈雪:知道你爸爸现在在做什么吗?她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那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下来吧,还保护自然,不让它们受破坏。这是陈哲在电话里跟她说的。
陈雪特别想知道,她爸爸是怎么保护文化和自然的,想知道少数民族的特殊文化,在她看来,这很吸引人。
陈雪说,她知道爸爸一直在做着一件好事。怎么判断出来的呢?因为他一直帮助那儿的人,他自己愿意出力,别人也没给他薪水,他只是把这当做一个奋斗目标。为了传承少数民族一些快要消失的文化,他把这些文化展示给大家,让全世界都知道。
陈雪从小到大都是住校,从小就很自立,她从来没有因此埋怨过爸爸,因为她知道爸爸要干大事,所以应该让他留些时间去干大事。
当然,女儿对陈哲还是有要求的——不抽烟或者少抽烟,因为抽烟不好。还有一点就是,她要求爸爸为了“土风计划”,为了她,千万不能早死。
父女情深,爸爸不在身边的时候,陈雪很惦记他。陈哲过生日的时候,收到的唯一祝福是女儿的短信,写着“爸爸生日快乐,一切平安”。
陈哲也给女儿过生日,但是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不是买蛋糕,而是带着女儿出去逛一圈。这种不一样的感觉,反而让陈雪觉得很好。当然,这样的时候比较少,陈雪过生日时,更多的时候,爸爸是不在身边的,她只能和同学一起过。
每次回到北京,陈哲都有一条必经的路线,从自己住的小屋走到母亲的住所,没有一次例外。陈哲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一直是他的牵挂。每次和母亲见面,陈哲都有一大堆的事要做,陪母亲聊聊天,帮母亲理理东西,陪母亲吃饭。每次离开,他都觉得心里很难受。
陈哲几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上,他体验到了快乐。但他也承认,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家庭、亲人,他的女儿,或者曾经跟他一起生活过的人,都作出了很大的牺牲。这让他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但他知道,自己必须作出选择。他把自己比做一匹烈马,一匹不管怎么拴还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