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活化传承,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
事,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还能保留一片完整的精神家园。

    陈哲心里很清楚,中国现在最缺乏的是“大树”,是“精神家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提供一种真正有效的模式。

    陈哲慢慢摸索出一条路子,他觉得有效的办法是创造小树与大树亲近、来往、学习、模仿的机会。因此,能不能把年轻人组织起来,向老年人学习,学习歌舞、祭祀、传统的劳动技能,比如编织、刺绣,比如制作口弦、羊头琴?

    他想在村寨里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都是年轻人,让他们做村寨的协调员,或者说作为C(大树的枝叶)。

    陈哲说,“土风计划”要有建设性、思想上的引导性。因此,他需要让这个民族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为之自豪。一个民族不是为了别人而存在的,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这样才会有自豪感,才会自觉地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陈哲觉得,决策应该交给村民去作,让他们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中更深地了解自己的母体文化,这样的话,即使陈哲没能完成这个计划,但却可以薪火相传下去。

    2002年,陈哲在兰坪建立了第一个“山村小组”。

    2003年,他带领普米族艺人参加广西民歌节。

    2004年4月,他带领普米小组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会议。

    2006年2月,“普米族文化”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2007年,普米小组参加“亚太及中国人与生物圈高级会议”,并作专场展演。

    2008年4月,陈哲和村寨中的16人一起,赴上海参加“2010世博会”前期活动。

    ……

    这个历史进程表,似乎可以看做陈哲的成就列表。但这其间的艰辛,却不是这几步可以简单说明的。

    2003年的除夕夜,地上下了很厚的雪,陈哲一个人跑到山上去,大家都找不着他。他一个人在那儿踱步了很久,想了很多,想着应该怎么去做这件事,这不是那么简单的。这项计划的推行中肯定会有挫折,遇到挫折以后怎么办呢?

    “土风计划”进行得很难,经费太少,何况,这其中的很多事情有钱也未必做得到。

    1992年,陈哲还是很有钱的;2002年,陈哲也算富裕,至少,当他卖掉房子的时候,手头有那么上百万元。现在,这笔钱全都流进了“土风计划”,随风而去。

    刚开始推行时,陈哲希望村子里的年轻人能够学会老人们都快忘记的民歌、舞蹈、手艺和祭祀仪式,这种学习过程构成了“土风计划”的主要内容。他组织了一个小组。但首先是村里人不支持,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外来的文化人到底想干什么。他把小孩子组织起来,耽误他们干活,耽误他们上学,耽误他们“找钱”,去学一些花哨的“文化”,半夜还在火塘边跟着村里的老年人学跳舞,学祭祀。

    普米族文化传承小组有学员专门负责解决成员的思想问题,有些人不愿意学或者学了几天以后苦恼了想退学,他就得去向他们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不要说整个“土风计划”,仅仅是“普米传承小组”,从2002年到2008年,就经历了好几次震荡,小组组成了又解散了,成员来了又走了,满怀的信心最后都被疑心和焦虑所冲淡。

    陈哲还面临着其他问题。玉狮场的树,一直被人盯着。

    玉狮场有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人马驿道,孩子们从这里到镇上上学,老人病了,从这里由人抬到医院去。

    玉狮场村村长杨周泽说:我们之所以贫穷落后,很大程度上是交通不便,交通改变了,我们什么事情都好办,路通了我们方便得多。我们建房子运材料,马上运到工地,现在我们想砌砌不了,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简介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目录 > 活化传承,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