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土风计划”,记录民间文化最真实的声音
    陈哲第一次民间采风的经历是在1994年,他为雨果唱片公司制作专辑《半梦》时,动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元素。他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风”,希望给创造力枯竭的流行歌坛注入新鲜的活力。他说:“当时是想为贫血的中国音乐和文化寻找再生的机制,因为我觉得当时中国的流行音乐是苍白的。”或许他自己都没预料到,自己会迷上这样的活儿,并将以此为事业。

    那一次他完成的是“中国音乐西行计划”,在西部流行音乐尚未渗透的地方,挖掘当地的民歌资源。他一个村寨、一个村寨地跑,痴迷其中。

    在大山里行走的陈哲,和一般的采风不同,他接触到的不是单个人和单个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而是整整的一群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他走遍了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的山山水水,采撷了大量丰富的民间文化素材,包括服饰、歌舞、工艺、吟诵、对话,并把一切民族文化的养分都纳入了自己的声像资料库中。

    他发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为中国的音乐人补课,能够使人找寻到“中国背后的东西”。

    他的脚步最终停在了滇西北的兰坪县。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很早就听说,但却并不了解的民族。在那里,他看到一群人穿着蓝色的衣服,唱着高亢的歌曲,他们发出的抖音是陈哲从来没听过的。

    那是他第一次去兰坪,身份是“县里请来的客人”,他要写一首“兰坪之歌”。也许,城里人听了这首歌,会来到这个山清水秀、充满民族风情的地方,住上几天,听听歌、看看舞,如果顺道发现兰坪矿产资源很丰富,那就更好了。

    歌写出来了,效果似乎不是很理想。文化搭了台,经济的戏却不热闹。陈哲倒不在乎这个,他爱上了这里。

    和他一起去的是一个团队,正如团队里的一位成员于江盈所描述的,兰坪是一个能够让人记一辈子的地方。即使这一生去过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兰坪能够给你的触动也是最大的。

    陈哲开始经常出现在云南兰坪的村寨里。每踏进一个村寨,他都要先找到最熟悉当地民俗和民间艺术的长者,记录下他们的语言、歌声、舞姿和手艺。

    有一次,采风的队伍半夜才到山上,他们来到一个叫李冬梅的小姑娘家里,后来又来了几个小姑娘。这些姑娘的歌声让创作团队的人都惊呆了。于江盈说: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如果能让我留在李冬梅他们家,我天天给他们家干活都行,只要天天能听见这些歌,能让我跟她们学唱这些歌我就满足了。这个汉名叫李冬梅的小姑娘,后来被陈哲选为普米使者,进入“土风计划”的普米小组。

    兰坪姑娘们的歌声中,想表达的情绪是那种很单纯的、发自心底的非常原始的情感,她们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陈哲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她们的歌声让人感觉,即使时间流逝,这些姑娘还是一点没变,她们心里那种最纯朴的东西,或者说所谓的根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这种歌声对于长期生活在都市的创作人员,是如此的新鲜。陈哲开始着手创作《兰坪姑娘》。

    90年代中期时,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北京文艺台、广东电台《音乐之声》为了推动民乐改革创新,联手倡导了一次行动,取名“新民乐运动”,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学院派的传统民乐。从那以后,中国的音乐圈中开始了对创作真正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讨论。据陈哲挚友金兆钧回忆,当时开了一些讨论会,陈哲也参加了。在会上,陈哲的观点显得比较激烈。在围绕发展民族音乐的讨论中,他提出了“创作民族音乐,不穿长袍马褂,也不穿西装”的口号。

    那时的陈哲,延续了80年代的创作激情,他可以被称为一个理想主义的音乐人。他所倡导的纯粹的民族音乐,并不为当时大部分音乐人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简介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目录 > “土风计划”,记录民间文化最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