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你们的生活方式”
1995年,返回国内的廖晓义忙着《环保时刻》,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作最后的冲刺。
1996年,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环境中心的李小云为廖晓义无偿提供了一间房,有了安放理想的栖息地,廖晓义于同年3月8日注册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地球村”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虽不具有行政权力,却可以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成为推动中国和全球环保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地球村”的基本理念是“立足社区”,要做社区群众的观念转变工作,即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污染治理、生态建设,都需要公众参与,而环保第三方面的内涵——绿色生活则是公民和政府的共同行为。想要建绿色社区,选择绿色生活,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用节能灯、节能水、无氟电器、无磷洗衣粉,不吃野生动物,少用一次性制品,垃圾分类,绿地护养,购买绿色食品,珍惜纸张,少用贺卡,以自行车族和公交族为荣,支持发展公共交通工具,从我做起,监督他人的不环保行为。
从此,廖晓义更多的时候是脱下职业装,到社区、家庭主妇和孩子们中间去,一点一滴地倡导中国人自己的绿色生活模式,推行绿色社区理念。
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区大乘巷的王庭蕴找到“地球村”,说街道居民看了电视节目《环保时刻》都很受启发,愿意尝试将垃圾分类。于是,廖晓义便亲赴大乘巷讲演示范。就是从那天开始,三个红色的塑料桶矗立在街头巷尾,废纸、垃圾、玻璃分类投放。大乘巷的这些红色塑料桶成了中国公民走向绿色生活的醒目路标。
1997年6月,北京宣武区环卫局局长张鸿声风风火火地赶到“地球村”,希望在宣武区尝试将垃圾分类。廖晓义和同事来到槐柏树街,一一向居民示范垃圾分类的处理方法:绿色桶装生物垃圾,黄色桶装非生物垃圾,红色桶装弃土类垃圾。为了能让老百姓感受到绿色生活的广阔前景,廖晓义又不辞辛劳地带着他们参观了再生资源分选站,废塑料经过处理即可变成建筑业用胶。在“地球村”的实验田里,经过24小时发酵后的生物垃圾里种上了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时隔不久,“地球村”把这些鲜嫩的圆白菜、生菜送还居民,不少群众惊叹不已地问道:“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不早点干呢?为什么不在全国推广呢?”
1998年夏天,在一位美籍华人的资助下,北京“地球村”终于建立起3000亩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基地”。在基地里,设有三色分类垃圾箱,垃圾箱旁还设有垃圾分类意义的指示牌。40多户农户选择了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种田不施化肥,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凸现了21世纪中国农民的崭新形象。在奠基仪式上,有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先生、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郝克明及当地政府和环保企业的有关领导,更多的是踊跃参加的市民和学生。环保——这一阳光下的事业,正在人们热情和良知的托举下放出熠熠光辉。
1999年4月23日,即“地球日”的第二天,由政府管理的全国首家垃圾分类清运回收系统。
从1996年到1999年,3年来廖晓义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她拍环保、说环保、呼吁环保,在北京、西安、重庆、成都、石家庄等地的机关、社区、学校作了上百次的环保讲演,发表有关环保方面的论文和文章40多万字。为了让环保走进生活,“地球村”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审编了《公民环保行为规范》、《儿童环保行为规范》。在卷首语里,作为主编的廖晓义这样写道:“21世纪,环保行为意味着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环境质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力量。”
通过大众媒体和现场活动,“地球村”一直在传播这样一个理念:环境问题与生活方式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