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地球村”的守护神!
失望和惊诧,她也曾一度感到迷茫,但是有一点她很清楚:此刻的选择是她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是她真正想要的!她相信,她将开启那扇属于自己的门,让自己的人生色彩斑斓。
广州历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内地联系海外的桥梁,因此在中山大学能接触到更多的国外文化,实现更多的对外交流。西方现代化的成就深深吸引着廖晓义,让她愈发认识到国外近现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中国的事实,因此在学校三年的时间,廖晓义孜孜矻矻地沉浸于书海之中。最迷恋的自然还是西方哲学,甚至达到了崇拜的地步。不管是马克思还是黑格尔,不管是康德还是柏拉图,廖晓义几乎全盘吸收。当时国内的主题就是经济改革,<bdo>http://www.99lib.net</bdo>廖晓义深受鼓舞,跟几个师兄弟合写了《社会主义实论》。后来,她的硕士论文《思维方式的改变》,提出改革关键是转变思维方式,要接受市场经济、西方科技与民主,要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来改变一切。
1986年,廖晓义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工作。当时她对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更加痴迷,认为中国下一步就是如何复制西方的现代化。她坚定不移地认为:中国要想发展,要想进步,必须照搬照抄、全盘西化。
正当廖晓义痴迷于西方现代文明之际,她的一个好朋友方玲此刻在北京大学完成了她的硕士论文。在这篇讨论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论文中,方玲认为,西方的市场经济正面临着重大的环境问题,这种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就凸显出来,仅仅靠市场本身是很难解决的,如果没有相应的好的解决办法,终有一天人类会面临灭顶之灾。廖晓义觉得方玲的观点过于悲观,她认为科技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怎么解决?论据呢?拿出来。”方玲一脸的绝望。
“你等着,我会说服你的。”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方玲是在杞人忧天,廖晓义跑到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环境问题及相关数据。但查询的结果是:方玲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廖晓义仿佛是挨了当头一棒,幡然醒悟。环保作家徐刚在《伐木者,醒来》以及《江河并非万古流》中指出,我国森林被乱砍滥伐,肆意毁坏;江河水源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工业化高速推进的负面效应已大大影响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尤其是对于人均资源薄弱的中国,环保更是一场决定生存的生态革命。徐刚大声呼吁:“请大家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如果再这样糟践地球的话,我们将成为无家的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和数据如针戳心扎肺,廖晓义心底阵阵疼痛,忧国忧民的激情在胸中鼓荡。这是廖晓义第一次接触环境问题,第一次了解到西方工业文明给地球造成的灾难,而且是毁灭性灾难。面对这种灾难,西方人也束手无策。廖晓义对西方文明的肯定开始发生动摇和怀疑,也对自己先前的盲从产生了怀疑。在苦苦思索后,廖晓义颠覆了她先前所有想当然的观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环境出问题了,生态系统不能支撑,什么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都会崩塌!
面对自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生态环境所遭受的严重冲击和破坏,廖晓义觉得她必须做一些事情,来减少环境恶化所造成的损失。此刻,她沉寂已久的生命激情燃烧起来,几乎是为了完成一个神圣使命,廖晓义决定写书,要把工业化的环境代价问题,以及工业化的负面影响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她悄然发誓:今生今世只做一件事,就是从事环保事业,做再造绿色“地球村”的守护神!
1990年12月,北京朔风凛冽。一连数日,廖晓义都在她那个没有暖气的筒子楼里奋笔疾书。一周后,洋洋万言的论文《中国工业化和环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