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从巷战到野战
摆谱。他引以为豪的业绩,便是参加过一战,作为随军参谋,到西伯利亚打过仗。

    这位老兄走马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威风八面地视察了一番阵地。

    当众秀了一把后,他让人分别给19路军和上海市政府送去了“哀的美敦书”(即最后通牒)。

    内容是要求19路军撤出原防线,并且必须离租界边境有40里距离。如果不干,就要乱来了(“不接受该项条件,日军将有自由行动之事实”)。

    植田还“通情达理”地留了两天时间给19路军,以便他们早点“自行撤走”。

    军长蔡廷锴拿着通牒去给总指挥蒋光鼐看,问他怎么答复。

    蒋光鼐都懒得给植田写回信,说就用大炮给这位牛哄哄的陆军中将送个信吧。

    我们19路军可不是吓大的,你尽管放马过来。

    站在植田的角度,能这么鼻孔朝天地讲话,倒也不全是做给对手看的。

    那是相当有点底气(盲目不盲目先不去说它)。

    第9师团(金泽师团)虽不属于一等老牌师团,战史却也很悠久,早在日俄战争时就参加过旅顺口战役。因此,该师团的到来,算是给已陷入困境的沪上日军打了一针强心剂。

    加上原有的久留米旅团和海军陆战队,日军总兵力已达到1.7万人。

    植田认为,这么多人马投入上海战场应该绰绰有余。

    几乎在久留米混成旅团来沪的同时,获悉日军将大批增援的消息后,老蒋也做好了孤注一掷的打算。

    南京政府既已迁到洛阳,原先代替19路军拱卫首府的近卫部队就可以抽出来了。这就是第87师(张治中兼师长)、88师(俞济时师)和中央教导总队,可称为“两师一总队”,共计3万多人,作为总预备队尽数调往南翔、昆山附近。

    如果说19路军是地方军中的老大(老西北军已瓦解,东北军此时不提也罢),那么这“两师一总队”则是当时中央军中的绝对王牌。

    里面部队的来头大得吓人。

    两个师的前身是中央警卫部队,曾经作为政府的保镖卫队重点培养,此时已成为国内最早的德械师。

    教导总队虽然只是团级建制,论战斗力却能抵得上一个师。因为它不是一般的教导队,而是黄埔军校教导队,里面都是黄埔军校的优秀生。

    当然作为一支学生军,开始也是不怎么太会打仗的。据参加过中原大战的人说,那时的教导总队穿的衣服跟其他中央军不一样,结果受到了老西北军的“重点照顾”,被这些老兵们打得哇哇直叫,连老蒋看了都只有摇头叹气。

    可是仗就是这么打出来的。

    到这时候,教导总队已经从“一年级新生”转到“老生”了,在战场上,不是别人“照顾”他们,而是他们“照顾”别人。

    按老蒋和何应钦的意思,光这些部队当然不够,所以还要调兵。

    何应钦致电江西,要把第9师(蒋鼎文师)调到上海附近,以增强中方纵深实力,但是这个命令却遭到了时任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辉的拒绝。

    他复电何应钦,希望对方重新考虑调兵决定。

    理由是何部长明显在为难他。

    你们既然让我跟红军作战,那我就得一门心思地干好这个活儿,现在把部队都调走了,让我怎么打?

    谁都知道上海那边缺兵少将,可我的部队也不多呀(“江苏兵力对倭固属不足,江西部队何尝有余?”)。

    因此他说何应钦的这个命令纯属剜肉补疮,最后只能落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何应钦是个有名的好脾气,也没跟他计较,只是在几天后再次发去电报:意见保留,但第9师仍须调出。

    熊式辉没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正面抗日战场2·烽火大地简介 >正面抗日战场2·烽火大地目录 > 第一章 从巷战到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