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共赢——与中国产业共进退
    2009年6月18日至2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在大连召开。在中国软件业的发展过程中,大连可以说是个奇迹。从1998年到现在,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由一个销售收入仅2亿元人民币、出口额仅数百万美元的小产业,一跃成为销售收入总额突破3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的支柱性产业。

    在这次交易会上,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的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无疑是媒体关注的一大焦点。在众多媒体关于“软交会”的报道中,都提到了同一条信息,即张亚勤在谈到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时,颇有信心地说“中国软件外包业5年超越印度”。

    5年内赶超印度?当时没有几个人认为这一预言会成真。要知道,印度是当今世界软件外包的第一强国。张亚勤敢于提出这个目标,是基于他对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深刻了解。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成规模不过才是近几年的事,而且在刚开始的几年时间里发展缓慢,直到2004年左右才逐渐走上快车道。

    由于语言、人才和地理优势,印度、爱尔兰分别在美国和欧洲的软件外包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印度曾经一度占美国输出的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的80%。因此,中国软件外包的起步阶段,还把注意力集中在日韩市场,以及经日韩转包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经层层拆分之后变成零散订单,让很多企业陷入了“做苦工,赚小钱”的境地。

    但张亚勤并不认为印度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印度模式是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中国软件外包10年前基本不存在,5年前刚刚起步。但发展速度惊人。比如说2005年,微软给整个中国企业的外包加起来还不到千万美元,2009年就已经是1.5亿美元,5年内扩大15倍。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来推动中国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

    早在张亚勤在美国总部担任移动与嵌入式系统开发部门负责人的时候,他就把很多业务包给中国的团队和中国的It企业来做。2006年建立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后,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战略合作部门,负责将微软总部的一些项目外包给中国。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成立刚刚几个月,就与国家发改委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软件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二期)》。在备忘录中,微软公司承诺,未来5年将继续协助中国培养一大批软件人才,特别是世界一流的高端软件人才。作为这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月,微软中国公司与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启动了软件外包人才培训项目。该培训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6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全面展开,重点面向国内软件企业中的软件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

    2007年10月,在地产明星潘石屹夫妇的“长城脚下的公社”里,包括神州数码、东软、浪潮、中软国际、Infosys在内的17家国内外知名软件厂商出席由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举办的微软中国软件外包事业高峰论坛。在论坛上,张亚勤宣布了对合作伙伴的两大支持策略:业务方面,计划3年后每年发给中国合作伙伴的外包订单金额超过4亿美元;组织方面,整合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合作接单、合作开发,必要时甚至将通过并购等手段,将数家公司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完全有别于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生态链。作为微软在国内的首家战略合作伙伴,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孙秀芳评价说:“跟微软的合作,得到的不仅仅是钱。中国研发集团是一家对中国有承诺、负责任的组织,它带动了中国企业共同成长。”

    2008年,微软中国软件外包事业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成都是国家软件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城市,软件产业已成为成都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当时正值汶川地震之后,百废待兴,软件外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简介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目录 > 共赢——与中国产业共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