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亚勤而来
一口气念完学士、硕士、博士,1996年毕业时也才23岁。更巧的是,他和张亚勤是同一天生日。随后,他申请到南加州大学作综合媒体与数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张亚勤对这位才子非常熟悉,因为李劲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正是张亚勤开创的一个课题。张亚勤还是李劲的博士论文评委会委员之一。
张亚勤对这位天才青年“知根知底”,以至于他邀请李劲到微软中国研究院工作的时候,没有进行任何正式的面试程序。
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张亚勤的中国科技大学师弟李世鹏。李世鹏以两次获得中国科技大学最高奖“郭沫若奖学金”成就了自己在中国科技大学的“辉煌历史”。在中国科技大学这样天才云集的地方,大学期间能拿一次“郭沫若奖”就很不容易了,李世鹏无疑是中国科技大学那一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李世鹏还没到美国之前,有朋友拜托张亚勤关照李世鹏。李世鹏到美国后,张亚勤推荐他跟随李维平教授(李维平是美国在视频领域的杰出华人科学家,和张亚勤有长期合作)作研究。李世鹏博士毕业后,也加入了张亚勤所在的桑纳福研究院。
正是由于两个人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张亚勤选择了回国,李世鹏自然也就跟着回来了。桑纳福的老板也对李世鹏极力挽留,但终究难敌中国和张亚勤的魅力。
看到张宏江、李劲、李世鹏等顶尖学者纷纷加入微软中国研究院,身在贝尔研究院的朱文武也开始心动了。大名鼎鼎的贝尔研究院曾培养出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工作的科学家的实力可见一斑。来自齐齐哈尔的朱文武是个瘦高个,在贝尔研究院做研究员时就跟张亚勤合作多年。多年来形成的默契令他们在回国这件事上很快达成了一致。
就像李世鹏所说的:“不需要去说服,张亚勤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他到哪里,就是对这个地方最有力的证明。”1999年前后回来的这批学者中,至少有十位都在美国做到了杰出的研究员、科学家的位置,这些领军人物的加盟,使得微软中国研究院刚刚成立就能够很快投入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我们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了。”张亚勤曾在一次会议上这样对大家说。
“大家都说创新,创新究竟需要做什么?其实做好两样就行:一是吸引人才,二是尊重人才。也就是说,人才是重中之重,保护人才的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尊重。”张亚勤常常在不同的场合这样强调。
从研究院成立伊始,李开复和张亚勤就把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当成最重要的工作。从研究院成立到1999年1月份,研究院共收到了几千份求职简历,这也使研究院本来就忙碌的工作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张亚勤回来后正好赶上了第一次招聘高峰期,他和李开复专门为招聘成立了一个面试委员会,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方案。他们亲自查阅简历,从几千个人选中选出100个人组织笔试,最后进行面试。
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面试也确实比“过五关,斩六将”还要夸张,首先应聘者要过的就是10~15个面试评委的关。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张黔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这样感叹:“简直是筋疲力尽。”
当时的面试有这样一套正式程序。每位面试官组织完一次面试后,都要向下一个面试官发一封电子邮件,说明自己的看法和决定,这些决定包括:一定雇用、应该雇用、可以雇用、雇用与否皆可,或不能雇用。同时还要说明自己已经问过哪些方面的问题,并建议下一位面试官要了解的方向。而且每位面试官都有一票否决的权力,李开复和张亚勤最后把关。
对于人才的把握,张亚勤跟李开复之间有一种天然的默契。例如,在面试张黔时,前面差不多十个面试官给的分都很低,最低的甚至给出了零分。最后发现有两个人给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