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首席科学家
1999年1月15日,张亚勤只身一人从美国新泽西转道日本东京回国。这是他第3次登上回国的飞机,心里充满了兴奋和使命感。
与此同时,沈向洋满怀着同样的期待登上了另一架从美国飞往东京的航班。他也是一个曾被誉为“神童”的天才,13岁就考入了南京工学院(现更名为东南大学),毕业后进入香港大学研究生院主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此后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拉杰·瑞迪(Raj Reddy)教授。瑞迪教授是计算机图像与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另一位先驱,指导沈向洋在这一领域打下了扎实的功底。1995年毕业后,沈向洋婉拒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工作,加盟硅谷一个名叫“真实空间”(Real Space)的创业公司。第二年沈向洋签约微软雷德蒙总部时,他已经在视觉图形学领域崭露头角。
沈向洋其实和张亚勤一样,早就筹划回国,但还有些犹豫。而张亚勤回国的决定加快了沈向洋回国的脚步,并跟张亚勤约好在东京一起转机。后来,沈向洋成为继李开复和张亚勤之后,从微软中国研究院诞生的第三位微软全球副总裁。
在东京,张亚勤和沈向洋并没有停留多久,他们在机场找了家餐馆,痛饮几杯,相互勉励,然后就直接转机飞往北京。从东京到北京三个小时的航程里,两人谈起即将开始的事业都很兴奋,又因为喝了酒,无意识间声音提高了很多,几乎整个机舱都能听见。“我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很大,直到旁边有个人生气地喊‘s up’,我们才放低了声音,但讲着讲着声音又变大了,旁边那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吼了一声‘s up’。但我们俩还是压抑不住兴奋,就想大声说话。”张亚勤提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忍不住发笑。
张亚勤的微软员工证。
到北京的第二天,张亚勤就开始了研究院的工作。在他回国之前,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是在两个月前,也就是1998年11月5日宣布成立的,宣布成立时张亚勤还在美国桑纳福研究院进行交接工作。张亚勤是个有始有终的人,他说:“特别是要对客户有个交代,有一些项目是因为客户很看重我才签下来的,我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离开项目就被中断。”
因此,在研究院成立两个月后,张亚勤才到任。虽然没能参加成立仪式,但这位“首席科学家”和“副院长”在中国早已声名赫赫。微软研究院甚至为张亚勤和沈向洋的到来特意召开了记者招待会。记者会上,张亚勤代表研究院向媒体记者介绍了研究院的情况、团队以及这个团队的雄心壮志。
张亚勤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消息一经公开,就极大地提升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在国内外的声誉。他本人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很多来自海外的华人学者。张亚勤研究的多媒体领域,也很快成为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一项核心研究。在微软公司将多媒体应用于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的技术研究方面,张亚勤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技术很快就成为微软公司重要的发展领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张二人通过媒体宣传研究院的发展规划和理念,加速组建团队。由于研发与高校天然的密切联系,研究院还特别成立了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里面有当时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惠生、清华大学张拨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Victor Zue等。顾问委员会主要负责参与研究院的发展战略规划,让研究院拉近与国内科研同行们的距离,增进合作。
随着各路人才的加入和研发工作的推进,李开复和张亚勤开始给研究院定方向,把研究院的人员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李开复负责两个组、张亚勤负责两个组、沈向洋负责一个组,一共五个组,此外,陈宏刚负责高校关系,凌小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