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作者序
    见到亚勤的人,首先会被他的温厚随和所吸引。随着跟亚勤的交往不断深入,对他越来越了解,我的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老子那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管理着微软公司在美国之外最大的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研发及产业合作的研发基地,也是跨国公司在华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发机构,拥有3000多名“聪明人”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张亚勤并不像我所见到的很多成功企业家那样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的。相反,他的工作和生活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胜似闲庭信步。

    他是如何做到的?或许很多人都会说:因为他是天生智力超常的聪明人呗!

    是的,张亚勤从小就表现出来超乎常人的聪明,创造了12岁上大学的奇迹,是当之无愧的“神童”。之后,他20岁赴美留学,23岁以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系唯一的满分博士论文毕业,31岁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来最年轻的院士,38岁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

    克林顿在给张亚勤“2005年度美国华裔工程师奖”的贺信中称赞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李开复评价张亚勤说:“他是个绝对的技术天才,而且他过目不忘,在计算机界我们做的算是很成功了,但是唯有他能把小时候学的物理和数学什么的还记得非常清楚。”像人们已经习惯叫他“神童”一样,在众人印象里,张亚勤依旧是高智商的代表。

    似乎一切成就的取得,都可以归结到张亚勤的“天分”。然而,历史上聪明人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实生活中职场、商场中起起落落的故事从不鲜见。很多有着聪明的头脑和敏锐的商业嗅觉的人却往往不是最终的成功者。

    对于聪明与成功的关系,张亚勤似乎更有发言权,我想起他一直强调的一句话,“聪明不聪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去利用这一点。”是的,成功就是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前国务委员宋健曾在参观过微软中国研究院和微软总部后,亲笔写信赞扬张亚勤和微软中国研究院取得的成就,他写了这样一句话:“只有高的IQ没大用处。更重要的是一个开放的、能接触世界前沿的、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杰出领导者的团队,人的才能才可以发挥出来。否则,囿于墙里院内,大智只能变小慧。”我们得到共同的结论:聪明只是一种潜能,关键是看如何利用。

    本书写作期间,我与抱病在家的著名财经作家凌志军先生有过几次讨论。听说我要写张亚勤,凌志军警告说“写亚勤我觉得很难写,我感觉他甚至比开复还难写”,“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聪明,但是聪明和聪明还是不一样,还是有区别。亚勤这个人是有大智慧,别人做的话可能也能做到他这种程度,但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他却很自然地就做成了,像喝茶一样平平常常,事情就成了,他不认为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就是亚勤。”凌志军总结他对真正成功者的看法时说,“一个人能走多远最终不是取决于做事的能力,而是取决于做人的能力。”他感叹“现在的社会风气,现在的读物,现在的写作者,恰恰主流不是这个,主流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打败别人,怎么往上爬。你看现在的小说都是告诉人家职场怎么竞争,怎么赢,有意无意就是这个。亚勤就不在乎这个东西,他不在乎要赢谁,不在乎是否要打败别人。”凌志军认为本书的写作非常有意义:“把亚勤这些东西写出来的话,我觉得不仅仅是对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对已经成功的人也都是有启发的。”

    张亚勤的大智慧主要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第一,平常心,心态平和,能在喧哗中保持理智和冷静。

    在跟张亚勤的交流中,我能够处处感觉到他的良好心态,这种心态其实也就是他一直强调的:人要有和谐的心。这种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事之间的和谐。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简介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目录 > 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