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折戟沉沙
初秋的古都,气爽宜人。“坐镇”北京的周恩来,仍然如往常那样,有条不紊地领导着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从9月6日起,他每天都在人民大会堂里主持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10日,在对报告稿亲作修改后,周恩来致信毛泽东,告:已写出初稿,拟从11日起,由政治局确定几名成员以10天时间改好送审。信中还就国庆节前召开九届三中全会、补选几名中央委员等事作了请示。毛泽东阅后批:“都同意。还要补选常委。”
显然,毛泽东对中央的人事调整已有所考虑。
风景如画的江南大地,隐隐透出一股杀气。10日中午,正在南方巡视、对林彪一伙已有警觉的毛泽东下令专列开赴上海。随即,专列离沪北上,一路不停,直驶北京。12日午后,专列抵达北京。旅途劳累的毛泽东回到中南海休息。当汪东兴将毛泽东回京的消息报告周恩来时,因事出突然,周恩来不解地问汪:“你们怎么不声不响地就回来了,连我都不知道?路上怎么没有停?原来的计划不是这样的呀!”汪东兴后来向周恩来作了详细汇报。
毛泽东安全返回北京,使林立果等人的谋杀计划彻底破产,进而打乱了林彪一伙反革命政变的部署。为此,在北戴河的林彪、叶群、林立果紧急策划南逃广州,企图另立中央,分裂国家。根据这一计划,他们安排了几架飞往广州的飞机,其中一架256号“三叉戟”,是林彪的专机,于12日傍晚秘密调到山海关机场,供林彪一家使用。
这天晚上,周恩来照常在人民大会堂主持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灯火通明的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四周玻璃窗都紧闭着,并拉上了深色帷幕。朝东靠广场方向的窗户旁边,放着一排长方形会议桌,上面铺着白色桌布。周恩来背朝广场方向,正全神贯注于会场的讨论。这时,天安门广场上为国庆游行进行队列操练的首都各界群众仍未散去,高音喇叭播放的乐曲隐约可闻。
22时许,工作人员请周恩来接电话。大约半小时后,周恩来回到会场,讨论继续进行。过了一会儿,周恩来出去又接电话,这次,他很久都没有回来。
周恩来接的第一个电话是汪东兴打来的。汪报告:驻北戴河的中央警卫部队获悉林彪等人打算离北戴河出走,去向不明。这是根据林彪之女林立衡汇报得知的。周恩来当即指示警卫部队继续观察,随时报告。
从第二个电话里,周恩来了解到有一架专机正停候在山海关机场,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马上把参加《政府工作报告》稿讨论的吴法宪找来,要求他立即查明山海关飞机的情况。
周恩来是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一个房间里,处理来自北戴河方面的问题的。这时,福建厅的会议实际上已经中止。从周恩来急匆匆的步履和异常严峻的表情上,参加讨论的人都隐隐感觉到发生了一件“紧急的重大事件”。
在证实山海关机场确有一架专机后,周恩来亲自打电话给叶群,询问飞机的情况,并提出打算亲往北戴河见林彪。这时已是深夜23时30分。
做贼心虚的叶群一面敷衍飞机之事,一面又竭力阻止周恩来前来北戴河。因周恩来通过几条渠道追查停留山海关的飞机,林彪一伙感觉阴谋已经败露,南逃广州的计划恐难以实现,便孤注一掷,决计北叛国外。
23时40分,林彪、叶群、林立果、刘沛丰等在慌乱中钻入一辆“红旗”高级防弹轿车,冲过警卫部队阻拦,以100多公里的时速驶往山海关机场。到机场后,林彪一伙匆忙登机,在副驾驶、领航员、报务员都未上机的情况下,下令飞机在一片漆黑中强行起飞。
此时已是9月13日零时32分。
周恩来在“三叉戟”起飞不久便接到了报告。在这之前,他曾以这架飞机须有周恩来、黄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