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庐山面目
    1970年秋,江西庐山。群峦叠翠,雾海苍茫。

    8月20日前后,位于庐山北面十几公里的九江机场格外繁忙,马达昼夜轰鸣,一架架飞机在这里频繁起落,来往如梭。准备出席庐山会议的中央和地方负责人正陆续到达这里。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将于8月下旬在庐山开幕。这是建国后召开的第三次“庐山会议”,到会共计253人。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原党中央核心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没有出现在这次会上。其中,刘已于1969年11月在河南开封冤逝,而邓则在离庐山不远的南昌郊区过着“谪居”式的生活。

    8月20日下午,在接待完两批外宾之后,周恩来登上飞机,直飞九江机场。傍晚时分,抵达庐山。周恩来是最后一个上庐山的中央领导人,他住在当年马歇尔下榻的一幢小楼里。

    第二天,周恩来就全会议程问题书面报告毛泽东和林彪。然后,分别前往林彪、康生、陈伯达、江青处谈话。

    22日下午3时许,毛泽东在他住地牯岭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商定全会会期、日程、分组等事。谈到设国家主席问题时,会上除毛泽东外,几名常委都认为,根据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应实现党的主席和国家主席一元化,即在形式上有一个国家元首、国家主席。周恩来提出,如果设国家主席,今后接见外国使节等外交礼仪活动时,可由国家主席授权。康生、陈伯达、林彪也先后表示应设国家主席,并主张由毛泽东重新担任国家主席。对此,毛泽东颇不以为然。他说:设国家主席,那是个形式。我提议修改宪法,就是考虑到不要国家主席。如果你们原意要国家主席,你们要好了,反正我不做这个主席。这是毛泽东自1970年春以来第四次提出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毛泽东还似乎是有所指地告诫说:要把这次全会开成一个团结的、胜利的会,而不要开分裂的、失败的会。

    23日下午4时,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人民剧院开幕。毛泽东主持开幕式。周恩来首先宣布全会议程:一、讨论修改宪法;二、讨论国民经济计划;三、讨论战备问题。

    随即,林彪作长篇讲话。他说:“这次宪法修改草案,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就是突出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在全国的领导地位。肯定毛主席的伟大领袖、无产阶级专政元首、最高统帅的这种地位;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用宪法的形式把这些固定下来非常好,非常好!”“我最感兴趣的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又说,“我们说毛主席是天才,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发言中,林彪还喋喋不休地重复了许多他过去称颂毛泽东的那些“名言”。而这些话,正是毛泽东审改文章时多次删去的内容。

    为了开幕会上的这个“开场白”,林彪事前作了准备。他的一份讲稿就拿在他手里。而这个发言,也是他临时提出来的。

    在林彪讲完后,康生作了一个表态性发言,表示对林的讲话“完全同意,完全拥护”。并提出:在要毛泽东当国家主席、林彪当国家副主席的问题上,“所有意见都是一致的”。“如果是主席不当(国家)主席,那么请林副主席当(国家)主席。如果是主席、林副主席都不当的时候,那么(国家)主席这一章就不设了。”

    原定讲国民经济计划的周恩来,没有在开幕式上发言。

    当晚,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分组讨论宪法草案和计划问题。这时,吴法宪提出:全会各小组应学习林彪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可先听林的讲话录音。对此,江青、张春桥等都没有表态。周恩来表示同意,并报告了毛泽东。

    就在这天夜里,根据会前林彪的布置,陈伯达、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简介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目录 > 二、庐山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