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节
。熊大缜趁叶师不注意时拍了一张照片,极其清晰地传达了当时叶企孙重病情形。

    正是在病得最厉害的时候,叶企孙拖着病体给老友写信,劝其爱惜自己,以免被日本人所用。此时日本人已经对北平的各界名流发动“亲善共荣”的怀柔攻势,或邀其入伙,或迫其就范,齐白石、梅兰芳、周作人、陈寅恪等都收到了各样的邀请。要想保持名节,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寅恪就遇到了日本人“函邀赴宴于使馆”的事情,于是陈、吴商量,“倘若后日人径来逼迫,为全节概而免祸累,则寅恪与宓等,亦各不得不微服去此他适矣”。(《吴宓日记》1936-1938卷,第219页)文人不比艺术家,齐白石可以休笔拒绝,梅兰芳可以蓄须明志,而文人则不然,即使断手,或可口述,即使不写,或可模仿,因此陈、吴“不得不微服去此他适矣”。叶企孙希望老朋友把目光放远一些,多投身社会,心情或可改变一些。他希望吴宓尽快来津,和他共同赴湘。

    叶企孙的信似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陈寅恪是赞成吴宓在北平读书一年的,吴宓留北平的理由是“读书”,陈寅恪自然信以为真,而唯有叶企孙心里明晰,吴宓留北平多半是为感情所困,倘若依照这种状态发展下去,吴宓将会非常危险。他不是在感情的泥淖里溺毙,就将被沉重的精神负担压垮。

    因此他不仅亲自去函,还三番五次托人传口信,嘱其一定来津面谈。

    吴宓终于被说动,是年11月7日,他同陈寅恪、汤用彤、贺麟等人相继来津,并于三天后坐船踏上南去之路。

    叶企孙、熊大缜并未和吴宓一起走。原因一是叶企孙的身体尚未康复,二是清华大学的校产事宜尚未完结,三是还有不少滞留京津的师生尚未安排。

    日本人占领北平之后,清华园里驻进了日本军队。昔日中国的皇家学府,存放中国五千年文明魂魄的地方,被日军的马队践踏着,凌辱着。教职员工的宿舍住进了日本兵,荷声藤影里闪动着慰安妇的朱唇,柳浪莺啼间不再是琅琅书声而是菊与刀。原来的体育馆,现在成了马厩,刺鼻的马尿和粪便的臊臭味充斥着整个体育馆。荷枪实弹的日本兵肆无忌惮地在清华园里横冲直撞,驱赶着清华园内的中国人。许多守校的校工在保护校产时被日本人驱赶、毒打,甚至杀害。

    物理系实验室技师阎裕昌就被日本兵打伤了双腿。

    物理系的家当在整个清华大学来说是最多的,在搬迁过程中,由于处于战争状态,加上学校已经放假,人手不够,全部任务就落在阎裕昌身上。

    清华大学的校产大体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流动资金,一部分是固定资产。资金该提取的提取,提取不成日后再作计议;而固定资产却大部分都是硬件设备,比如校内的楼堂馆所、实验室、体育场等等,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叶企孙给留守人员下令,房子可以留下,房内的东西要悉数处理,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就秘密转移,或藏或移,都要有所交代。叶企孙的指令很有些“坚壁清野”的意思,其宗旨就是不能给日本人留下,不能让日本人破坏,因为这些都是清华人的心血。

    在诸多系里,物理系的仪器设备最多,最全,最好。这些都是叶企孙任内惨淡经营的,每台仪器设备上似乎都有他的掌纹和气息。

    因此,物理系的转运工作比别的系更繁重。

    但叶企孙偏偏不担心物理系,因为物理系有阎裕昌。

    阎裕昌原是一工友,叶企孙看他心灵手巧,破格提拔他成了技师。在实验室里,叶企孙当着诸多同学的面称其为“老师”,这一称谓从王淦昌先生的第一届开始,便一直延续下来。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阎裕昌由工人被提拔为干部,全赖叶企孙的提携。因此,在阎裕昌的内心深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