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煌煌文治
    俗话说,马上得天下,马上不能治天下。朱元璋以武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帝国。开国之初,武人受到优礼是可以理解的。三十一年后,建文帝努力提高文臣地位,正是适应时势的转变。但文臣地位的提高,武臣的权益则受到忽视,这势必引起他们的不满。朱允炆失败了,历史没有给他转向文治的机会。朱棣“靖难”,依靠军人势力提出诛“左班文臣”,自是他夺权的需要。但当其政权稳固后,必要用文人治理国家,文臣的地位也会相应地改变。这同样是时势使然。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兵南下时,他的主要谋士僧道衍要求朱棣在功成之日要保留读书种子,就是预见了时势将要发生这种变化。

    朱棣做了皇帝后,立刻适应了这种变化。他知道,人民绝不欢迎一个暴虐好杀的皇帝。永乐元年朱棣对他的群臣说:

    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礼乐刑政有其序。……朕皇考……拨乱反正,不得已而用刑,特权一时之宜。及立为典常,既有定律颁之天下,复为祖训垂宪子孙,而墨劓剕宫并禁不用。朕以菲德继承大统,仰思圣谟,夙夜祗服,惟欲举贤材,兴礼乐,施仁政,以忠厚为治……以上不负皇考创业之艰,而朕于守成之道,亦庶几焉。

    又有一次,通政使赵彝等引奏一个山东男子,进献阵图。这本来是要迎合朱棣,献媚取宠的。不料遭到了朱棣的批评。他说:

    自古帝王用兵,皆出于不得已。夫驱人以冒白刃,鲜有不残伤毁折。其得不死,亦幸也。朕居军旅数年,每亲当矢石,见死于锋镝之下者,未尝不痛心,但出不得已耳。今天下无事,惟当休养斯民,修礼乐,兴教化,岂复当言用兵。此辈狂妄,必谓朕有好武之意,故上此图,以冀进用。好武岂盛德事?其斥去之。

    为表示自己是一个偃武修文的明君,朱棣大肆张扬其事。他倡导儒学,优礼孔裔,不断聚集文士编纂图书,在他身边总是簇拥着一批文人学士。朱棣本身似乎也真的温文儒雅了起来。永乐朝的御用文人杨士奇称颂说:“太宗皇帝御天下,慨然欲作新人,兴起斯文。”朱棣将首先降附且长于文学的解缙、胡广、黄淮、胡俨、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罗置内阁。这些人“既荣称于其身,暨其家之父子兄弟”亦皆“与被其荣”。然而,他们是以参赞机密、参与决策的名义进入内阁的。

    1.文官制度趋于完善

    正是这些人进入了内阁,肇始着明朝政治制度的重大转变。洪武废除丞相之后,由皇帝直接统辖六部,在行政管理上却了一个环节。朱元璋曾一度设立四辅官。四辅官品位列公侯都督之后,但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不久罢设。后来,又仿宋制设立殿阁大学士,正五品,不过“侍左右,备顾问”,帮助皇帝处理公务而已。当时帮助详看奏章的是翰林官和春坊官,他们可以“兼司平驳”。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直文渊阁,是在朱棣即位的当年九月。以文学侍从之官,进入决策行列,说明文官制度趋于完善,这是文治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成熟的标志。但这时入阁的都是编修、检讨、讲读之类的官员,品秩不高,没有部属,也不专管什么部门,各部门奏事也不得相关白。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内阁的地位越来越高,超越六部,成为决策的中枢,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甚大。

    延揽人才,重视学校科举

    明朝自洪武以来,国学及府州县学在全国普遍建立。朱棣继承其事,重视学校教育。永乐四年三月初一,朱棣亲自到太学祭祀孔子。在他亲撰的碑文中说:“朕惟帝王之兴,必首举学校之政,以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致天下之治。”他强调尊礼孔子,是因为孔子之道“至大”,“天下不可一日而无”。

    明朝建立以后,恢复了科举制度,但朱元璋用人,并不完全通过科举。洪武十八年以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永乐大帝朱棣简介 >永乐大帝朱棣目录 > 三、煌煌文治